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985101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设计理念:为了贯彻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即“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事实上,小学阶段是人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基于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有益的训练。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基本认识内容占了相当的数量(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敢于探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根据课程

2、与教材的特点,我们探索制定小学品德关于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基本认识类教学内容的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二、模式特征:小学品德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易于激活学生的生活基础和经验,遵循了小学生对生活问题好奇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等个性特点。便于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视界,适合在农村小班额教学中开展讨论交流、实践展示等活动,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更利于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听讲转变为合作、自主、探究等。模式简明,具有指导性,易于理解和运用。三、模式流程:1、引出话题(把握主题,紧扣经验或基础,引出有意义的话题。)2、交流感悟(承接交流,面点结合,逐层展开,体验感悟。)3、文本引导(阅读文本,展开探究,对照感

3、悟,深化认识。)4、实践展示(组织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分析,强化认识。)5、拓展提升(引导总结,拓展认识,提炼观点,指导实践。)四、实施策略:1、 引出话题应在把握课时教学主题的前提下,选择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教师提出或引起学生提出学生具有经验或基础的话题,揭示课题。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自觉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或基础联系起来。这个环节的教学应注意引出的话题要对主题教学具有实在意义,避免学生说空话。2、 交流感悟中可以细化为这样几个连续的步骤:(1)继续让学生交流提出的话题,让学生广泛拾取对生活的回顾,从面上打开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应避免空泛和重复。(2)承接着引

4、导最后一个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事件和事物的体验,沿着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朝着教学主题体现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感悟。(3)由点及面地展开到引导其他学生对自身体验与感悟的交流。特别注意有层次地(从不同人群、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环境等)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4)引导学生提炼在主题观点下的具体观点或指导总结学习方法。3、 文本引导时可以分别采用以下方式:(1)指导学生观察文本中有代表性的图片呈现的景物特征及人物表情、行为探究人物心理,从而引导学生强化对已有具体观点的认识,深化和丰富主题下的具体观点。(2)指导学生自我阅读文本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整理知识要领,进一步理解和丰富自己提炼

5、的观点。(3)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更深入的提高对观点认识,并指导自身的良好行为。4、 实践展示应紧密结合学生对观点的认识,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1)联系教材提示或搜集实际生活片段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中主题观点进行分析,分析人物表现的合理性和社会性;也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从主客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学生表现的情况从对主题的理解的角度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好理解观点,指导自身的行为。(2)组织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开展实践操作(搜集、整理、写、划、跳、唱等),强化学生对观点的认识,训练学生思维和能力,可以同时训练学生的规范行为。(3)教师应

6、注意对学生的实践展示方法进行指导,结束时应对学生实践展示情况进行总体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展示活动,引导整理和提炼观点。5、 拓展提升可以将整理和提炼的观点细化成具体的生活或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刚才获得的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和交流;也可以将学生理解的层面从某些领域延展到更宽的领域或更高的领域;也可以让学生具体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总之,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品德观点的理解,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行为能力。五、设计案例:指导教师:万州区教科所 李达平执教教师:万州区凤凰完小 谢 辉2008年5月第一课: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学生

7、生活实际,使学生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2、体会现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3、感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同学们,每天早晨你是怎样到达学校的?(师提示:有的同学步行,有的同学借助了汽车这种交通工具)你们认为采用哪种方式到学校快一些? 2 、你们乘车还去过哪些地方?坐车的感觉怎么样?3、除了乘车,你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你乘坐的这种交通工具和汽车比较起来,有哪些不一样的呢?4、小结:现代交通运输真发达。陆地、水上、空中多种多样,真是四通八达呀!(揭示课题: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二、交流感悟(全面交流)1、师:像这样,利用

8、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这就叫“交通运输”。2、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这些交通方式各有什么特点?3、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适时插入学生中指导。4、全班交流,形成共识。教师适时板书: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 运量小 运量大 速度快 运量大 。 。 。 。5、介绍生活中特殊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人们利用管道把产油区的原油和天然气方便、安全地运到其他地方。(板书:管道运输)三、文本引导1、生活中是不是我们刚才讨论和梳理的这些交通运输方式呢,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呢?请看52页“春运图”2、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提示:1、运量、速度、运费

9、2、.物品特点 3、生活、实际需要)3、小结:真不错!同学们发现了交通运输方式各有特点,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交通运输的特点吧。(出示小黑板)4、请同学们结合自己上学、外出旅游、参观时曾利用过的交通运输方式,谈谈它的优势。(学生自由发言,说体会、想法、感受等)四、实践展示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下面我们针对下面的事例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看51图,小组交流完成3、全班交流,说说为什么?4、交通运输多种多样。不过在有些地方还是一些比较传统的运输方式,你知道吗?看55页内容,你想到了什么?5、师:虽然交通运输多种多样,但我们只有在考虑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之后,再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

10、性地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它才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6、交通运输除了交通工具本身以外,还有许多为了交通运输工具正常运行的交通设施,你们知道有哪些吗?7、这些交通设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适当参考53、54页内容)8、是啊!交通运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享受到了交通工具和设施带来的舒适。五、拓展延伸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未来的交通运输方式必定会不断更新。请同学们展开你的奇思妙想,动手画一幅“未来的交通运输工具”。板书设计: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 特点 选择

11、公路运输铁路运输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路运输 与生活关系密切航空运输。第二课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一、 承上启下,揭示本次话题我们在前面了解了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那这些交通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出示课题:交通 我们的生活二、 提取经验,体会交通对生活的作用1、提问:交通运输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2、小组交流(引导联系衣食住行具体交流)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

12、整理:(1)方便出行(生活范围扩大、开阔了视野、欣赏了美景、增长了知识)(2)加强交往(货物交流频繁、促进人们交往交流、品尝了美味、购物有更多选择、享受到了优质服务)。4、交流体验: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实际事例谈感受)5、引导提炼:交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对呀!交通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加强了物质的交流,增进了人际交往。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加强了文化的传播。三、文本引导,获得交通给山区家乡的变化1、你们生活在山区,交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1)学生简单交流,指导思考要点(出行、交往、交流)(2)阅读看58-59页内容,引导整理变化的具体方面3、小组交流。4、代表发言。5、小结(归位到出行、交往、交流上)四、实践展示,交流了解到的家乡交通建设情况1、交通就是这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我们万州的交通建设还在不断完善。关于这方面,你们知道些什么?2、学生自由谈3、教师激励:你们了解的真不少,很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是一群有心人。五、课外延伸,搜集家乡交通状况,提出交通发展建议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作业:搜集家乡交通状况,提出交通发展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