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97595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热处理工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2007-05-04 19:55机器零件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到它们的结构工艺性,要注意到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就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否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结构工艺性好的零件,制造是方便而经济的。因此,研究和改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对机器制造生产有着很大的意义。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1 ) 零件的结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尽量采用平面、圆柱面,以节省材料和工时,简化加工工艺。 ( 2 ) 零件的结构应与其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相适应。 ( 3 ) 零件的结构形状应有利于提

2、高质量,防止废品。 ( 4 ) 零件尺寸应尽量采用标准化,同一零件上相同性质的尺寸最好一致,以简化制造过程。 机器制造中,由于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不同,它们对零件的结构要求也不一样。下面举例说明各种工艺方法所应考虑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表 8-4 、 8-5 、 8-6 、 8-7 )。 表 8-4 铸件结构工艺性举例 序 号 说明 不良结构 良好结构 1 取消端盖上部的法兰凸缘,以减少分型面,由三箱造型改为两箱造型,并省去了环状外型芯,简化了造型工艺 2 改进凸台设计,采用 a )或 b )的结构设计均可。避免用型芯或活块模造型 3 把支座结构由框形截面改为工字形截面,避免采用型芯 4 改进

3、内腔设计,采用整体型芯,避免使用型芯撑 5 减少金属局部积聚,使壁厚力求均匀 6 采用直的轮幅,冷却收缩时产生内应力,可能使轮幅拉裂,采用弯曲轮幅就可借轮幅的变形,使内应力降低 7 铸件壁由直角连接改为圆角连接,避免应力集中和引起裂纹 8 交叉结构的铸件设计,切忌尖角交叉,而应采用带有合理圆角的交错或环连接设计 表 8-5 锻压件结构工艺性举例 序号 说 明 不良结构 良好结构 1 自由锻锻件 锻件上的锥形、楔形、曲线形等表面的锻造,需专用工具,应尽量避免 2 锻件上不允许有加强筋,为了增加强度,可适当增加外径或壁厚 3 为便于切削加工和装配而设计的小凸台,应改为沉头孔 4 两圆柱体相贯的结构

4、难锻造,应改为平面交接结构 5 冲压件 适当改变冲压件外形结构,如由 a )形结构改为 b )形结构,可使材料利用率得到提高 6 弯曲件和拉深件的转角处,都应具有一定的圆角,以免拉裂 表 8-6 焊接件结构工艺性举例 序 号 说 明 不良结构 良好结构 1 尽量采用型材焊接,使焊缝数量少,简化焊接工艺 2 为了施焊方便,应使焊缝处于平焊位置,要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 焊缝应远离加工表面 4 焊缝应尽量对称分布,以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 5 焊缝应尽可能分散,避免集中和交叉 6 在厚壁与薄壁焊接时,应有缓和的过渡连接 7 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和应力集中部位 表 8-7 切削加工件结构工艺性举例 序

5、 号 说 明 不良结构 良好结构 1 将中间部位尺寸加大进行粗镗,从而减少精镗长度 2 为了加工时安装方便,在零件上增加夹紧边缘或夹紧孔 3 原设计须从两端进行加工,改进后可省去一次安装 4 孔的位置应使钻头能够加工,尽量避免用加长钻头 5 避免在曲面和斜面上钻孔,以免钻头单边切削 6 钻削不通孔或阶梯形孔的孔底应与钻头的尺寸形状相符 7 零件结构设计要注意留有退刀余地 8 同一零件上性质相同的尺寸应一致,以便用同一把刀具就能加工 9 改进零件形状,增强刚性,便于切削加工,以提高生产率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

6、艺。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

7、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

8、)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

9、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金属热处理的工艺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

10、不可间断。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

11、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

12、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

13、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

14、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