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9736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太凤绿色公路实施方案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级高速公路太凤线太白至凤县(陕甘界)公路 TF-S1 段建设绿色公路工程实施方案陕西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二零一七年二月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背景 1.1.2 工程概况 2.1.3 项目特点 2.1.4 拟打造绿色公路的亮点 2.1.4.1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创新 31.4.2 因地制宜,设置绿色声屏障 31.4.3 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特点,打造慢行系统 31.4.4 充分利用弃渣场、立交环岛等场地 31.4.5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行工地信息化建设 32 建设绿色公路的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实施内容 4.3 建设绿色公路工程 5.3.1 绿色设计 5.3.1.1

2、 合理利用通道资源、完善区域路网功能 53.1.2 科学选线、优化指标 53.1.3 合理控制填挖,统筹土方调配 63.1.4 逐段优化设计,严格保护土地资源 73.1.5 分专业细化设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73.1.6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 83.1.7 加强绿色收费站建设,拓展公路旅游功能 93.2 绿色施工 113.2.1 统筹布置,节约资源 113.2.2 明确责任,加强管理 113.2.3 环境保护 123.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3.2.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43.2.6 节能与能源利用 143.2.7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43.2.8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

3、护 14#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拟建项目是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 18条联络线之一的太(白)凤(县) 线。太凤线起自太 白县,途径田坝、 凤县,止于陕甘 界,连接了国家高 速公路银昆线和 甘肃两当县杨店aw南市拟建项目I卄图例jii中甫a业卉富直當榕of H 曲if ftFtriiyH也U怖KT(陕甘界)至徽县 高速公路,并间接 连接了十天线,承 担着国家高速公 路联络线的功能, 是沟通陕甘两省 的交通运输大通道,也是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交通支撑。目前,十 天线已建成通车,银昆线宝鸡至坪坎公路和甘肃两当县城至徽县公路正在建设, 杨店至两当县城段拟与本项目同步实施。项目所在的宝鸡市

4、是陕西西部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我国西部 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与物资集散地、重型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也是我国西部三大经济区之一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本项目连接的太白县和凤县位于宝鸡市南部陕甘两省交汇处,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水能、矿产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自然风光秀丽, 拥有秦岭主峰太白山、嘉陵江古栈 道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陕西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该区域在发 展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方面潜力较大, 但受自然条件和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等 制约,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小。现有太(白)凤(县)公路标准较低,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受多道山梁 分割,越岭路段线形

5、弯曲、起伏较大,技术指标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差,受 冬季冰雪影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本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改善宝鸡南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 增加省际间的高速公 路衔接,增强公路运输的应急保障能力, 构建西安、 宝鸡等中东部地区通往陇南 及九寨沟的便捷通道,对于完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实现陕甘两省的沟通协作、 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区人民群众脱贫 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工程概况本项目路线起自太白县西侧咀头镇阳坡庄, 沿红岩河向西, 穿过白云梁后沿 西河设线,经靖口镇进入凤县境内,经平木镇、田坝

6、,穿过夫子岭后进入东沟, 顺沟下行至安河寺后沿安河向西设线, 经河口镇、国安寺至凤州镇转向西南,经 岳家岩、 凤县北后平行于 316 国道设线,在草店设隧道进入红崖河, 沿河东岸设 线至陕甘交界处的尤家坪村北。根据招标范围,全线分两个勘察设计合同段 , 包 括 TF-S1 合同段和 TF-S2 合同段。TF-S1合同段路线起于太白县城西侧,沿红沿河南侧坡地向西南设线,以隧 道穿越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山梁, 沿红沿河继续向西, 设白云驿隧道穿越山梁后至 靖口镇, 沿黄牛河经凤县平木镇设隧道穿越庙儿岭至田坝,与银昆高速相接, 再 向西北与TF-S2合同段顺接。TF-S1 合同段主线建设里程 31.16

7、 里,主要工程有:特大桥 5476米/2 座,大 桥 4418米/10 座,桥梁全长 9894米,占路线总长的 30.4%;特长隧道 7850米/2 座,中隧道 1538米/2 座,短隧道 270米/1 座,隧道全长 9658米,占路线总长 31%;设互通式立交 2 处,分别位于平木镇及田坝镇;设通道 7处;设主线及匝 道收费站 2处,分别位于起点连接线和平木立交;设停车区、养护工区、隧道管 理站各 1 处。1.3 项目特点TF-S1 合同段是我省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招标,隧道施工难度大,环境 保护要求高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从项目所经区域的地形、 地貌和工程规模情况, 大体可以将本项目划分

8、为“两隧一川道” 三个区段; 第一区段自项目起点至王家 山特大桥终点(桩号 K14+093,路线长度14.09公里,位于太白境内,属于秦 岭中、低山区, 主要控制性工程为白云驿特长隧道和王家山特大桥; 第二区段自K14+093至YK24+928庙儿岭隧道进口,路线长度 10.84公里,路线顺黄牛河川 道布设,路基工程主要集中在本区段,主要控制性工程为平木立交和K14+950-K15+18 0段深挖路基;第三区段自庙儿岭隧道进口至路线终点(桩号 K31+155, 位于凤县境内, 属于秦岭中、低山区,主要控制性工程为庙儿岭特长隧道和田坝 枢纽立交。1.4 拟打造绿色公路的亮点1.4.1 设计施工总

9、承包模式的创新 本项目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首次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模式, 结合本项目打造我省绿色典型示范公路的要求, 探索、研究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绿色 公路建设过程中的优势, 总结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管理经验。 在项目实施过程 中,将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优势,加强设计与施工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的保证设 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努力实现人力、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的 综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优化资源配置, 完成太凤高速建设绿色公路的总体目 标。1.4.2 因地制宜,设置绿色声屏障 在环境敏感点设置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绿色声屏障,材料选用绿色环保材料。1.4.3 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特点,打

10、造慢行系统结合太白县西部慢城的特点, 在收费站出口合适的位置设置旅游服务站, 房 车宿营地及自行车租赁设施,打造慢行系统,充分发挥当地旅游特色。1.4.4 充分利用弃渣场、立交环岛等场地 利用隧道弃渣场、立交环岛等场地,设置旅游标志,作为旅游宿营场所,必要时可作为直升飞机停机坪,提高综合运输服务和公路综合应急能力。1.4.5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行工地信息化建设 将信息化充分应用于整个施工过程,打造智慧工地。 在隧道内隐蔽工程工序验收、农民工工资管理、 隧道施工人员管理等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充分利用信息 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减少技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建设绿色公路的目标2.1总体目

11、标围绕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建设绿色公路的现实需求,以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总目标,通过制度 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绿色公路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贯穿 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寿命周期全过程,减少能源消耗、优化 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碳排放,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把太凤高速公路 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耐久、服务智能、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绿色 低碳高速公路。22实施内容结合太凤高速公路的自身特点及建设绿色公路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本项目从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绿色公 路建设。

12、表2.2-1太凤高速公路建设绿色公路实施内容领域技术绿色设计合理利用通道资源、完善区域路网功能科学选线、优化指标合理控制填挖,统筹土方调配逐段优化设计,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分专业细化设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加强绿色收费站建设,拓展公路旅游功能绿色施工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工地3建设绿色公路工程3.1绿色设计3.1.1合理利用通道资源,完善区域路网功能施工图路线布设时尽量减少同走廊带内国道G244、G342、省道S212和地方路的干扰,同时预留了国省道和地方道路改扩建的

13、空间。 设置平木互通式立交(A型单喇叭)、田坝枢纽互通式立交(双 B型喇叭)及连接线,使高速公路和 地方公路有效合理衔接,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促进宝鸡南部与关中地区的 联系,为宝鸡经济依托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突破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为G85银昆咼速,G7011十天咼速公路提供了迂回路线,有利于提升咼速公路的应 急保障能力。同时,也将与连霍咼速公路、成武咼速公路与武九咼速公路对接, 构建西安、宝鸡等中东部地区通往陇南及九寨沟方向陆上便捷通道,增加通往甘肃的省际通道,进一步密切陕西与甘肃间的联系,有利于强化省际的经济互补与 协作,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圈发展。3.1.2科学选线,优化指标本项目

14、位于秦岭中山区,山势陡峻、地形复杂,滑坡、崩塌、断裂带等不良 地质分布较广,桥隧比例较高、工程规模较大,路线设计中坚持“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选线”、“环保选线”、“经济选线”,合理采用 平、纵面技术指标,保证指标均衡连续,合理确定路线位置,减少拆迁、减少占 用良田、正确处理路线与不良地质之间关系等, 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车辆运行安全 的前提下,做到工程节约,降低工程造价。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详勘阶段的地质调绘和勘察结果,对庙儿岭隧道轴线作了较大范围的改移,避让了 F13断裂带范围,消除了潜在的施工风险二、本项目位于中山地形,海拔较高且冬季易结冰,考虑特大桥段

15、大货车行车安全,施工图对纵面进行了优化,将该段桥梁段最大纵坡由初设的4.0%降低至3.5%,调整后纵坡为典型长大纵坡(3.06%/5.355公里),超公路几何设计 细则对平均纵坡值与坡长推荐极限值(3.0%/4.5公里),为保证大货车行车安3.1.3合理控制填挖,统筹土方调配本项目隧道长度占整个路线长度的 31%,隧道弃渣数量较多,为最大限度减 小弃渣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在结合工期安排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隧道弃渣进行充分利用。一是在施工图土方调配设计 时,路基填料主要考虑利用隧道弃渣及路基挖余方,不再外借填料;二是通过合理的分标段划分,对隧道弃渣及路基挖余方进行充分的纵向调配利用;三是经过综合比选并充分认证,将庙儿岭隧道与阳山隧道间的桥梁改为以高填路基型式通 过,该处高填路基利用隧道弃渣14.1万方;四是结合高边坡工点设计,在K14+95旷K15+180段右侧和K23+31L K23+580段左侧两处高边坡通过增加平台 宽度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