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96804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 ( 人教版二年级 上册)侯瑞华钢管公司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掌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 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课文 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通过描写英 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 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 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去品读学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落下残疾、忧郁、犹豫、慢吞吞、 一摇一晃、掌声、热烈、持久、平息、歧视、鼓励”等词语。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 会英子的内心情感,体会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的转 变

2、。感受两次掌声所带来的不同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 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 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根据文本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中年级的阅读 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 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加上这一个学期对班内孩子的观察了 解和认知,才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三年级上学期处在中年 级的起步阶段,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体会情感等要求 要相应降低,要巧妙地提供帮助,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学 生正处在八、九岁的年龄,而文章的主人公英子也是同龄孩

3、 子,一个自卑忧郁的残疾小姑娘,经历了同学们给予的两次 特别的掌声,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可以去揣摩体会。 但要想让学生感悟掌声那改变一生的巨大力量,从中受到感 动,却并不容易。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以读为主。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从阅读出发,钻 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蕴藏的情感,主动索取文 字里的巨大财富,亲历情感体验。基于上述理念,我采取的 教学策略是在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 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 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 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 动情去读。围绕一个“

4、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五、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及两次掌声的含义。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情景导入1. 大家欢迎我给同学们上课吗?欢迎要有所表示。我从 掌声中听出了欢迎。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 说的表达出来,它不仅能表示欢迎,还包涵了许多内涵。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9 课掌声(板书)3. 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开 火车)落下残疾忧郁犹豫慢吞吞一摇一晃 掌声热烈持久平息歧视鼓励4. 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大家和老师再读课题 29. 掌 声。5. 掌声不但代表着欢迎,还包含了鼓励呢,并且这种神 奇的力量改变了英

5、子的生活。老师这有一封英子的信,想看 吗?(课件出示,指名读)6. 从信中我们知道了,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 化?没想到掌声竟有这么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次难 忘的故事会当中去吧。二、品读感悟1 、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出现几次掌声?画出描写掌 声的句子。(出示句子)(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 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2 、齐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从这句话中读出掌声 有什么特点?(注意“骤然间”“热烈”“持久”)引导学 生知道读书的方法抓关键词品读(板书)3 、这样的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找出句子。

6、(1)英子犹豫了一会,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个词读出来?(抓住动作和神态, 品读英子的内心)英子在犹豫什么呢?用(如果上去不上去)来 说说。她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带着体会再读句子。(2)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 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来。生读句子。英子为什么低头,她在想些什么? 预设(上去?不上去?同学们会不会嘲笑我) 带感情读这句话。4 、每个与众不同的动作和神态后面都有不同的想法。 英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上文找一找。引导学生注意读书 方法:联系上下文。(板书)1)“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为什么“

7、不愿意”?这种“不愿意”还表现在哪? (2)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 她早早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从英子的动作和神态中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忧郁、自卑(板书)5 、正是因为英子这样的性格,所以大家在她上决定上台时,给予了她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假如你就是英子的同学, 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鼓励、尊重(板书)6 、英子听懂大家的掌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英子的泪水中包含着(感激)7 、读第二次掌声的句子。这掌声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 生?这次掌声又对英子说什么? (掌声中包含了赞美,板书) 英子听懂了吗?8 、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

8、台,心情是一样的吗?9 、同学们,同样一个英子,掌声虽然改变不了她的残 疾,却改变了她忧郁、自卑的内心。10 、齐读第 4 自然段。得到掌声后的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开朗、自信(板书)想象一下,之后的英子,下课时放学时(引导 学生思考)11 、男女生对照读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12 、英子的变化可以用信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就是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 面对生活。”13 、再读英子的信,说说有什么新的感受。14 、掌声使英子从自卑走向自信,使她鼓足了生活的勇 气,使她有了灿烂的人生,这掌声中,还包含了同学们浓浓 的爱。从英子身上,我们学到了从同学身上,我们学到了学习本课,我

9、们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用编辑本单 元的叔叔阿姨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 使生活变得更美好。学生活动生鼓掌欢迎。生书空。指名一生起,依次开火车读。生齐读。指名读。生回答:掌声!生读文找句子,画句子。(五分钟)指名回答。生齐读。同桌间交流。指名回答,带着刚才的体会读一读。生找句子。指名回答,带着刚才的体会读一读。学生体会思考。联系上下文思考。默读思考。生想象填补空白。男女生对照读。思考交流。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记住“掌”的字形。复习巩固词语,这也是理解英子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练习提升知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通过问题,直接引导孩子进入文章重

10、点内容的学习。在思考交流中感悟体会。讨论思考,交流思想。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快速读文思考并回答。让学生从读中有所悟。 情境导入,填补文中空白,意在使学生更直接的体会英 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读书。 从读中感悟。意在理解变得开朗、自信后的英子。 对比更明显,意在理解掌声的神奇力量。 意在让学生明白掌声中包含的是关爱。 我们不但要给予需要的人以掌声,还要理解别人掌声中 的的鼓励和尊重。升华主题。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掌声学生姓名三( 1)班 全体学生评价日期 2014 年 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VW回答问题VVV作业态度

11、VVV知识掌握VVV综合评价良寄语从读中感悟,多读多练,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才能有更多收获。八、板书设计 自卑自信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品读; 掌声(鼓励,赞美)联系上下文。忧郁开朗九教学反思整篇课文教学我以掌声为突破口展开教学,同时紧扣文 本,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以及运用抓住人物的 神态、动作来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动心去学,动情去 读。整堂课,我设计了由读英子的信导入,品读课文感悟掌 声内涵,以及体会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几个环节。在学习时, 我主要抓住英子的感情变化,让学生找描写英子神态,动作 的句子和词语,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了一 会 ”我问:英子为什么犹豫呀?用如果“上去 不上去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感受到英子的内心,当英子鼓足英子勇气一摇一摆的走上讲台 时,我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英 子什么呢?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英子变化的过程,从 而感受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创设我觉得还较为满意。本课在突出重点上还有一定缺陷,对于理解掌声内涵上 做的不够,没有及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读词语部分的设计 也不巧妙。如果设计上再精巧些,情景创设再自然流畅些, 这样会更好,而不是一味乏味的去提问题。另外有些重点词 也没好好把握,理解不够深入,让学生读的部分还是少了些, 还不到位,还需注意。钟卉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