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96580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5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安全评价目录34444455(LECODIL)588111111151617171919212224252527272710. 2930303131333334 36一、工程概况小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在干流河段与支流黑惠江交汇处下游1.5km 处,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的八个梯级中的第二级。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拦沙及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能力,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的“龙头水库”。该工程的大坝是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92m),是世界上已建和拟建同类坝型的最高者,坝体承受的总水推力达1660 万 t。

2、两岸坝肩岩体卸荷、剪切裂隙发育,最大卸荷裂隙深度达100160m,坝肩和坝基部位F11 断层和 E4、E5、E1、E8 等蚀变带强度和变形模量低,需要针对左、右岸坝肩及抗力岩体的地质缺陷采取设置推力墩、砼洞、井塞置换、预应力锚索、高压固结灌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小湾电站左、右岸坝肩抗力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项目及工作内容包括:( 1)左岸坝肩 1245m1160m 高程洞塞开挖加固工程 (包括:置换洞(井)开挖、支护,置换洞(井) 、排水洞、勘探平洞混凝土衬砌、混凝土回填,固结灌浆、回填灌浆等)。( 2)右岸坝肩 1245m1010m 高程洞塞开挖加固工程 (包括:置换洞(井)开挖、支护,置换

3、洞(井) 、排水洞、勘探平洞混凝土衬砌、混凝土回填,固结灌浆、回填灌浆等)。( 3)监测工程整个工程开挖总量约: 222515 m3,回填砼约: 222540 m3。计划于 2005 年 3 月 1 日进点开工, 2007 年 12 月 31 日完工,合同总工期共 34 个月。小湾拱坝坝肩峡谷高深,岸坡陡峻,置换洞布置在不同高程的坝肩内,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的难点。二、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危险源、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评价(一)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原则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是建立在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明确优先改进的重大环境影响、职业

4、健康安全问题,从而对重大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二)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依据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按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 16 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坍塌、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环境因素辨识时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将环境因素按废气的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固废)处置、噪声排放、资源/能源的消耗这5 类进行分类辨识。文件依据详见水电十四局环境

5、因素和危险源控制程序( FCB/OE01A-2004 号)。(三)辨识、评价方法环境因素危险源信息的收集()通过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表、对比、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收集环境因素危险源信息。()将工程划分区域、划分工序进行辨识、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点和有害因素进行记录。()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运行和维护期间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对人、设备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记录。()结合人的心理特点,根据施工环境,对施工人员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危害进行分析,逐一登记。对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可先采用定性判断法,通过定性判断法直接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否则,通过

6、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法和环境 ODIL 分析法)进行评价。()定性判断法)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根据经验直接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要危险因素: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c)曾发生过事故,且未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环境因素危险源发生的错误,且无控制措施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 ODIL 分析法)A)LEC 法,主要是与系统危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三种因素是: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值定为 0.110,如表

7、1E 人体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E 值定为 0.510,如表 2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值定为 1100,如表 3评价公式是: D=LEC其中: D危险性分值,根据经验,总分在40 分以下为可承受风险,总分在 320 分以上是高危险分值, 12 级需要严格监控,并制定方案或目标进行控制,34 级需加强监控,对运行进行控制。分级如表4 所示。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L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分数值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完全可能预料10连续暴露6 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3每周暴露一次0.5很不可能,可

8、以设想2每月暴露一次0.2极不可能1每年几次暴露0.1实际不可能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 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C)表 4 危险分值( D)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级别危险程度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3201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40灾难,多人死亡1603202高度危险,立即整改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01603显著危险,需要整改7 严重,重伤340704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重大,致残1 405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引人注目,需要救护B) ODIL 分析法,主要是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四种因素指标值,发生频率与发生事故可侦测性之和与影响程度与影响范围之和的积来评价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四种因素是:O

9、 发生频率,如表1;D 发生事故可侦测性,如表2;I 影响范围,如表3;L 影响程度,如表4。评价公式是: R =(O+D)( I+L )其中: R环境影响风险分值,分为三级,16 分以下为可承受风险;24 分以上为 1 级,对环境有重大影响,需要加强监控,制定方案或目标进行控制;1624 分为 2 级,对环境有影响, 需要加强监控, 制定运行控制措施, 如表 5 示。表 1发生频率( O)分数评估频率值1 几乎不发生, 1 年或 1 年以上发生一次2 每季度可能发生一次3 每月可能发生一次4 每周可能发生一次5 每日可能发生一次,或持续不断发生表 2发生事故后的可侦测性( D)分数评估标准值

10、1 容易看听闻或有自动侦测设施且能精确测量2 需接近看听闻或有简易携带式设施且精确度高3 需仔细看听闻或有简易携带式侦测设施4 无法看听闻,且需要设备才可侦测5 无法判断,须有专业人员及精密设备侦测表 3影响范围( I)表 4影响程度( L)分数值评估标准1 无法影响或仅影响个人2 影响施工或部门运作3 影响全公司运作4 影响全公司周围邻里、县、市5 影响扩及区域性全球大环境分数值1表 5环境影响风险分值分数值分风险程度,2级 241对环境有重大影响,需要制定目标或方案进行控制3对环境有显著影响,需要对运16242行进行控制 163可承受风险,需要关注45评估标准不影响或人员感觉不舒服, 对环

11、境景观有轻度污染人员轻度外伤,慢性疾病,排水及空气污染,轻度损及周边居民及环境生态,引起居民抱怨人员需要送医院,生产停顿,排水及空气污染,造成中度影响周边居民及环境生态,引起居民抗争造成急性疾病或重大伤残,厂房全毁,严重影响居民环境及生态,或居民需撤离,违反国际环保公约造成人员死亡,关厂,破坏环境无法复原,严重违法()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确定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要风险:A)凡符合“定性判断法”B)条款的;B)通过 LEC 评价总分 160 分为高度危险; ODIL 分析法评价总分16 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评为重要环境因素。C)对未列入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危险(一般隐患、违章)可维持现有的运行控制进行监控。对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调查和评价,采用了“定性判断”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ODIL 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将辨识出来的环境因素危险源以表格的形式给予一一列出,并找出其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对策。(见附表:“坝肩抗力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调查评价表、重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 ,“坝肩抗力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环境因素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