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非成型服装时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96555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非成型服装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非成型服装时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非成型服装时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非成型服装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非成型服装时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成型服装时代表达面料的立体裁剪我们说,立体裁剪的过程就是服装造型的过程,二者关系互为因果,密不可分。我们首先要了解服装造型和立体裁剪之间的关系,在作出了必要的概念的解释和误区的辨析之后,让我们将目光放入到历史长河中去,来探寻历史上服装造型与立体裁剪方式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传统的立体裁剪的定义,真正的立体裁剪产生于哥特式时期,也就是服装造型发展中半成型与成型之间的时期。但是,按照用面料直接在人体上进行服装造型的手段,我们可以说,立体裁剪早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那个时代的立体裁剪,着重表达的是的立体裁剪的两个核心因素之一面料。一非成型服装的造型特点从古埃及的罗印克罗斯,到古希腊的希顿

2、、希玛纯,古罗马的托加、斯托拉,都属于非成型服装。这种服装用一块布对人体进行缠裹,然后用绳子、别针之类材料固定。这种随意缠裹披挂的方式,布料不经裁剪,服装不合人体,其造型与东方服装造型着意表达抽象的空间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这种非成型服装的造型方式,仍然是现代许多设计师的创作手法,同时,许多非成型服装造型在民族服饰中仍然保留。如印度的莎丽,马来群岛人的莎翁,塔西提岛人穿的腰布等等。这些历史传流下来的服装造型文化,也将成为我们立体裁剪造型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二非成型服装的审美特征古代非成型服装最关键的审美特征就是单纯,其单纯来源于纯洁的面料色彩和简单的造型方法。其典型的代表

3、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服装。这一时期服装采用的面料主要是本色的亚麻布和毛织物,通过披挂和缠裹,布料本身的重量垂下来形成自然的垂褶,表达出面料最本质、最自然的美。从服装美学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最简单的造型往往有最长久的生命力。古希腊、古罗马服装“一块布”的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直到现代,其审美特征以各种方式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给予现代服装设计师无限的灵感。半成型与成型时代表达人体的立体裁剪准确的说,半成型的服装早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出现,紧身合体的丘尼克,在面料上挖出钻头的洞,同时袖子部分缝合的贯头衣卡拉里西斯,都属于半成型类型服装。但是,真正意义上脱离古代文明平面造型模式,开始考虑人体,考虑服装

4、立体结构的立体裁剪造型方式,形成适合人的体形的成型衣物,始于哥特式时期。一哥特式时期的立体裁剪造型哥特式初期的服装,男女性别区分并不明显,但是到了13世纪前后,开始出现立体化的裁剪手段,收腰合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强调。在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构成服装三维空间的“省”,改变了只从两侧收腰时出现的难看的横褶,表现出躯干部分自然形态和人体优美的曲线,同时扩大了裙子部分的量,形成纵向长褶,呈现出强调垂直线的美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和罗马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服装由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这种造型随着西方

5、服装的发展,渐渐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二哥特式时期之后的立体裁剪的发展哥特式时期之后,服装立体裁剪随着高级服装定制过程逐渐得到发展。由于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尤其到18世纪前后的洛可可时代, 西方女性流行极为紧身的S形样式,这种服装必须按照穿着者的体型设计,因此需要将衣片假缝之后在穿着者身上反复修正,用针线对服装的长短肥瘦进行调整。并且,按照传统的高级服装制作流程,试穿和调整需要进行多次,且随服装的缝制过程进行。这对服装定制者而言是颇有不便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制作一些人体模型来替

6、代真人进行试穿补正。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在模型上进行复杂结构的服装设计比在平面上裁剪更为直观和简单,由此产生了真正通常意义上的立体裁剪技术。立体裁剪由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三将立体裁剪技术进一步推进的玛德莱奴威奥耐夫人立体裁剪技术在西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较为完善,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师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创造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将立体裁剪技术进一步推进的玛德莱奴威奥耐夫人。玛德莱奴威奥耐夫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斜裁”技术。她直接运用各种质感、各种性能的纤维材料在立体模特上造型,利用面料的斜丝裁出十分柔和的适合女性形体的服装,通过斜裁出现的悬垂衣襞和波浪,凸现出强烈的

7、动律美感。为了符合她的斜裁技法要求,她还率先定制了双幅宽的皱绸。威奥耐夫人对面料丝向的重视影响深远,直到现代,立体裁剪技术中面料丝向和斜裁技术仍然是影响立体裁剪造型设计十分关键的因素。现代立体裁剪和我国立体裁剪技术现状立体裁剪发展到现代,单纯用表达面料或表达人体,已经不能够准确概括其特征了。现代立体裁剪,应该是本书开篇说提到的两个核心因素表达面料和表达人体的结合。从西方18世纪产生立体裁剪技术开始,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高级服装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立体裁剪技术,现代成衣制作,立体裁剪也是有效而准确地运用面料丝向,同时兼顾人体合体度的裁剪方式。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从西方开始,人们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

8、人体模型来代替某个个人的人体模型来完成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由于人体模型是立体裁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同品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人台就必需品。由此,服装号型制度在西方逐渐发展和健全,这为制作出成功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提供了必要保障。由于东方人种与西方的不同,在服装人体模型号型和规格方面根本不可能照搬照抄,只能依照本国人体体型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标准。日本在这一方面紧跟西方步伐,服装号型制度建立的较为完善。尽管立体裁剪技术在中国传播已经相当广泛了,但是迄今为止,其在服装企业的运用程度还很不够。立体裁剪未能在技术运用层面上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服装企业对立体裁剪技术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其二,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国家体型标准的立体裁剪用人台系统。目前国产的立体裁剪专用人台,还停留在对日本人台的仿制阶段,品种、型号和规格都很单一,同时,不同体型、不同松量和不同用途的立体裁剪用人台几乎无处可寻,在加上国产人台在标准、规格、精确度以及相关产品的配套程度存在的问题,使得很多的服装裁剪无法用立体裁剪的方式来完成。随着我国服装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的服装企业已经显示出对立体裁剪较强的关注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立体裁剪技术会逐渐在我国的服装发展道路上施展出自己应有的魅力,而这,也需要你,我,他,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