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95053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话对党说”议题-关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关建议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急速增长,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 类社会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成为了企业乃至 国家的第一生产力。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以及 大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高校是最重要的知识创新发源 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在新形势下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创新人 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高校创新人才教育体系, 是当前高校教育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也是高校永恒的发展主题。作为湖南科技大学的一名本科学生,在这里,我谨代表广大同学, 就如何“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出以下

2、几点建议:一、依托网络资源,搭建师生网络交流平台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了办公学习、人际交往的便利工具。- 年来,我校在各学院宣传网站和辅导员博客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为了搭建起师生交流平台,更好的促进师生交流,培养科技创新 人才,网络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有力资源。 基于我校在博客建设方面 取得的显著成绩,我们可以将鼓励师生交流、加强人才培养等工作拓 展到老师博客的建设中来,同时还可以积极组织、号召、鼓励老师以 科技创新论坛、QC群甚至微博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师 生交流搭建平台。二、开辟多种方式,让老师直面学生,解疑答惑近年来,我校“有话对党说,青年学生面对面”、“校长面对面”等活

3、动的开展为解决我校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提供了一条高效 便捷的渠道,同时学术论坛的开展更是极大的拓宽了广大学生获取知 识的渠道,激发了科技创新热情。为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我校可以将 这一活动形式深入挖掘,定期开展面向广大学生的特色学术论坛, 以 便我校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并与老师深入地、面对面的交流。 此外,为拓宽面对面交流的渠道,各个学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 设师生交流室,定期安排老师进行值班,解决广大学生的问题。三、依托科技项目,由老师带领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现在的教 学模式更加倾向于理论教育,在实践方面仍有待加强。将课堂理论 在实践中不断利

4、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可以依托老师承接的科技创新项目,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兴趣 小组及科技创新实验室,让广大热衷于科技创新的同学有更多的实 践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历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便培养 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全方位科技创新人才。同时,为 更加广泛的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还应积极指定各种措 施,鼓励广大学生自主成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并辅以相关的老师 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四、拓宽实践渠道,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有赖于实践环节。但是目前而言,理论知识的传授于实践环节在一定程 度上处于脱节

5、状态,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实践环 节仍有所欠缺。由此而导致的是理论知识随时间流逝而被淡忘,长 此以往,广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学习知识的充实感。 拓宽实践渠道, 为广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更多时间的实践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在 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将理论知识与时间相结合,在实践中将理论 知识巩固、加深,将更加有利于提高我校学子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 力。就实践环节,我们可以在组织校内实践的同时,积极联系企事 业单位与我校加强合作,为我校学子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不仅将 实践局限于大四,同时将社会实践拓展至更大的覆盖面积、更多的 年纪。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为人才培 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了我校发展,人才培养,及我们自身的提 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不断向校领导及老师积极反馈我们的意 见,为“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献计献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