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94278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内容,课文列于本册的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 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 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 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

2、体的写作特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2、赏析法:五、教学手段部分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六、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白居易春题湖上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二、学习课文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自行解决生字词、疏

3、通文意;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导读问题引领a、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b、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C、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景的句子并赏析。(小组合作讨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d、找出表现作者情趣的词语并赏析。点拨:一篇短小的小品文,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 家也许发现,我在大屏幕上打

4、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 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 “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 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三、巩固拓展(小组探究)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思考:比较阅读: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 在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思路点拨: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 1、背诵课文。 2、基础训练。板书设计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西湖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