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93846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导学案16 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校:江门一中 学科:生物 编写人: 马莉 审稿: 吴海涛班级_学习小组 _姓名 _ 组内评价_教师评价 _一、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习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学法指导1.使用要求:课前自主完成。2.使用步骤:通读教材完成”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积极思考”分层巩固”大胆质疑”研读教材、查资料解决问题归纳积累知识,形成网络。3.完成时间:40分钟。【知识网络与积累】【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知识点一:向光性概

2、念:在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生长的现象。探究一:问题:1. 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问题: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问题:3.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产生某种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_面比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1910年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造成的。(4)19

3、28年 温特的实验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 由于生长素_造成的;_光照射后,胚芽鞘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探究二:(一)达尔文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问题:1.实验第一组得到什么结论?问题:2、第一、二组对照的目的是什么?问题:3、对比分析第一、三组说明什么?问题:4、第三、四组与第一组对照说明什么?问题:5、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二)詹森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问题:6、詹森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詹森选择什么材料证明“影响”向下传递?(三)拜尔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 问题:7、 拜尔的实验为

4、什么选择黑暗的环境? 实验结论是什么?思维拓展:詹森、拜尔二人的实验初步证明了什么结论?(四)温特实验设置下列问题:问题:8、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问题:9、若用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五)思考P46-47的旁栏思考题1、2、3(六)思维拓展: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产生条件:感光部位:产生部位: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尖端是指顶端1mm范围内。它既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也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以下数毫米是胚芽的生长部位,即向光弯曲知识点三:植物激素的概念概念:由植物_产生,能从_部

5、位运送到_部位,对植物的_有显著影响的_有机物。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等。知识点四: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 主要合成部位:_,合成原料:_。(2)运输 方向部 位特 点备 注_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只能由_运输到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运输方式:_成熟组织可以通过_动输。补:横向运输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侧运输,使顶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分布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的部分,如_ 等处。探究三: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什么?11、生长素的运输形式有哪些?1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13、生长素的分布如何?分析书P49,技能训练,这个实

6、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从这个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三、反思总结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分层巩固】一基础巩固(预习用) 1.在下列植物的结构中,能产生生长素的是()。A形成层B韧皮部C木质部D髓部2下列植物的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3用燕麦幼苗的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A尖端B尖端下面的一段C基部D尖端与基部之间4.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

7、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C.尖端是感光的部位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5.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6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

8、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7下列关于植物向光性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单侧光照射后即弯向光源生长B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IAA的分布有关C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引起了IAA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D植物在没有接受单侧光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弯曲生长8生长素可以通过极性运输运往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下面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C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9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

9、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二【能力拓展】(上课选用或课后练习用)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2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10、)3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4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和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6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

11、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你认为结果应该是 ()。生长素浓度细胞体积大小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A高低小大B低高小大C高低大小D低高大小7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的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的速度。则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图中的()。8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是( C )。9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M长得比N快BN长得比M快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10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

12、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cfdeabgBfadebgcCcafdebgDfabdegc1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2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 BC D13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A )ABCD14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A呼吸作用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