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395]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9341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核舟记[39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 核舟记[39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 核舟记[39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 核舟记[39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核舟记[3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核舟记[39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核舟记上课素材资料链接魏学洢出生在浙江嘉兴的一户仕宦人家,他一生写过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核舟记生动地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体现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上课笔记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工具书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发现法。朗读音频、课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

2、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其芳容,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2.读准字音,认准字形器皿(mn)罔(wng)贻(y)八分有奇(yu j)二黍许(sh) 箬篷(ru) 髯(rn) 石青糁之(sn)不属(sh) 诎(q) 椎髻(zhu j) 楫(j)3.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同“横”)(2)一词多义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

3、约八分有奇(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是)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学生思考: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什么?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是什么?【交流点拨】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奇巧。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交流点拨】课文通过对王叔远所雕刻核舟的细致介绍,表现了雕刻家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理清顺序1.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

4、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交流点拨】核舟。奇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字数多)。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的?请具体说一说。【交流点拨】空间顺序:舟中舟头舟尾舟背。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船头是主、船尾是次;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步骤四细读课文深层探究1.工艺品“核舟”的艺术之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交流点拨】一是用料体积极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刻物情态毕备。2.核舟上为什么要雕刻苏东坡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字?【交流点拨】是为了突出工艺品“核舟”的内容是

5、“大苏泛赤壁”。3.核舟上的哪些内容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交流点拨】作者的构思极为巧妙,如借助“山高月小”等十六个字,很容易使读者想象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里的意境。对于人物神态、动作的刻画也非常具体、传神,很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如观其舟、如临其境。4.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一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5.本文题目中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交流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

6、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本文所写的“核舟”是明代果核雕刻珍品。原材料只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巧妙、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核舟”本是静物,却被作者表现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有赖于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刻画,由此看来,核舟记与“核舟”可谓双璧交辉,相映成趣。2.拓展延伸联系课文,探究古汉语中数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分析其特点。【交流点拨】“八分有奇”“左右各四,共八扇”“船头坐三人”“舟尾横卧一楫”“为字共三十有四”“苏黄共阅一手卷”。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2)说说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翻译。【交流点拨】文言文中数量词翻译时,省略的量词应补出;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3.布置作业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