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9326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怀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赤壁怀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赤壁怀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赤壁怀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赤壁怀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怀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怀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宋桂英 审核人:宋桂英 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学习目标】1、了解本词描绘的意象,体味本词的意境。2、了解豪放派的特色,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3、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树立自己的理想。【学习重点】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学习难点】豪放派的特色,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空白点】树立自己的理想,在今后的学习、工 作、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学习方法】诵读法、研讨法、合作探究发【知识链接】 背景简介【课前预习】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2、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以来最为火热的,也是对三国人物的一个品评易中天品三国。那么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3、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板书:为何独爱周瑜?)一、 要点回眸 1、作者简介 2、背景简介 3、解题(检查预习 ) 二、整体感悟1、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感情;2、这首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你认为这首词中最能体现词人豪迈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诗词鉴赏方法一:悟词风)(鉴赏方法全部课件展示)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4、雪。三、细节探究 (课上给几分钟引小组合作探讨,(诗词鉴赏方法二:赏景语)(过渡语:每一首词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图,那么我们看看这首图画中作者是如何构图的)1、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你是否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字来分析赤壁之景?并用一个词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词风。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 乱:山崖陡峭不平

5、 。穿:山岩高耸入云 。惊:浪涛奔腾澎湃。 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江水汹涌翻滚 地势险要,景色奇伟 突出英雄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过渡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这众多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唯独喜欢他呢?他想表达怎样的情志呢)3. 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是谁?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他的形象在词作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诗词鉴赏方法二:悟情语)抒发

6、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过渡语:面对此景诸多感慨郁积于胸,作者在书写人生感慨的同时是怎样展示给世人人生哲理与情趣的?)4、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1. 以美人衬托英雄。2. 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年龄:34 婚姻:美女相伴 外表:英俊儒雅 昔日身影 人生理想 职

7、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外有明主知遇,内有娇妻相伴年龄:47 婚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对周瑜的追述是一种理想,自己的落魄失意是一种现实,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对比惭愧奋发 所忆: 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所慨: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5、作者怎样抒写人生如梦的感慨的?2)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词鉴赏方法二:赏景语)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

8、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地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是短暂而虚幻的,又何必太在意那些不快之事?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之中体现出作者的超俗与旷达。景 波澜壮阔的长江 赤壁所在地的险要地势烘托人 风流人物 英雄豪杰 用豪壮的情调来 抒写胸中块垒反衬情 壮志难酬的愁闷 超脱与旷达四、精彩赏析1、总结全

9、词:诗词鉴赏方法五: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技巧手法)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人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多情的丈夫 ( 结构图见屏幕展示)2、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描绘壮丽之景) 2)要写英雄事 (刻画豪迈之人)3)要表功业志 (抒发壮志豪情)五、智能提升(学生自主答,答题不圆满者不给满分,质疑和补充者酌情给分) (屏幕展示,生齐读)1、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苏轼 豪放 阳刚之美 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

10、魄崇敬景仰之情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柳永 婉约 阴柔之美 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2、研究性问题讨论: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能自圆其说。例: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

11、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消极的呢? 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课内小结: 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

12、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东坡文坛上的辉煌。畏惧困难的蛹,永远蜕变不成美丽的蝴蝶;畏惧烈火的鸟,永远得不到浴火后的重生。最后老师想用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中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屏幕展示,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

13、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因此而诞生。 (放念奴娇赤壁怀古歌曲)六、反思小结: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两个环节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后半节就感到好一点点。这跟本节课安排的内容太多,有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七、点火预热:发放定风波导学嫩江一中高一语

14、文导学案必修四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主备人:宋桂英 审核人:宋桂英 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学习目标】1、了解本词描绘的意象,体味本词的意境。2、了解豪放派的特色,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3、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树立自己的理想。【学习重点】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学习难点】豪放派的特色,体会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空白点】树立自己的理想,在今后的学习、工 作、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学习方法】诵读法、研讨法、合作探究发【知识链接】怀古诗鉴赏方法怀古诗,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写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同时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而且要融入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