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93097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浅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内容摘要:今年中国颁布的39项会计准则,充足考虑了中国的客观环境和特点,慎重处理了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已和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关键词:国际趋同新准则财政部2021年2月25日公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下文简称“新准则”,包含1个基础准则和38个详细准则,新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一致,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然而,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部分不适应。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迫切性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展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为迫切。会

2、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时尚。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需要全球股票市场,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形成,汇率和利率的交换,资金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意味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境外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同时境外投资者对中国有一个和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财务会计体系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另外,对期望到海外上市的企业来说,我国、国际不一样的会计准则是这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假如不能有效地处理资本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透明度问题,不能处理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如实地向社会披露信息的问题,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没有发展前途。经济国际化的需要过去20多年里,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很好地把握

3、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加。加入WTO更促进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境外投资者了解境内上市企业的财务情况,从而促进她们对境内上市企业进行投资。尤其是对QFII和未来更广泛开放市场后进入的国际投资者而言,会计准则趋同带来的透明度的提升和相互了解的增强,能够大大降低境外投资者进入的风险,为我国企业吸引外资发明便利。中国政府改革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建立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通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明智的选择。从新准则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充足考虑了中国的客观环境和特点中国尚处

4、于经济转轨时期,既要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可能和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又要从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地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新准则使中国准则和国际财务汇报准则国际认可的质量基准愈加靠近。二者相比之下关键有以下几点区分:在市场经济还未完全发达、政府还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量体裁衣”,以适应这种情况;关联方披露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以反应中国拥有很多国有企业的背景;资产减值的计提准备不得转回。在国际财务汇报准则中,假如情况发生改变,企业能够依据情况重估其资产价值,但中国不许可如此操作。慎重处理了新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新准则在对待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上,坚持了四项标准

5、。即对于完全相同的业务,要以国际会计准则实施;对于形式上一致、实质上不一致的业务,要争取和国际协调;对于原来没有出现、现在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和国际一致;最终一点,则是特殊问题要特殊处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伴随新准则指南陆续出台,这些准则和国际财务汇报准则间的差异程度也将逐步展现。在有些采取国际财务汇报准则作为依据的国家,准则制订者发觉对于保留和国际财务汇报准则之间差异的理由越来越不充足。风险在于,大家所热衷追求的财务汇报的国际可信度可能很大程度上最终消失,即使大家认为准则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实际情况。鉴于国际财务汇报准则为了和美国准则趋同而可能继续改变的现实状况,中国的会计准

6、则应随时更新,并修正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1993年颁布的基础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中,中国首次接收了国际上通用的会计思想,全方面使用了借贷记账法,当初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尚处于一个低度相关的阶段。1998年初中国颁布了“现金流量表”等八条详细准则,从已颁布的几条会计准则来看,国际会计核实思想在准则中得到了更深入的落实,详细准则规范的内容和国际会计准则深入取得了一致,这时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较1993年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了其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高度相关。而新会计准则除极少数事项外,已和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对新准则的几点思索小企业会计信息应该遵照的准则上市企业、国有企业从

7、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小企业权益资本组成单一、不对社会公众融资、会计信息使用者较少,要求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披露信息显然不切实际,也不可行。近几年,国际会计界已经认识到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及主要性、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有别大企业会计信息需求。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汇报标准政府间教授工作组ISAR第17次会议提供了题为中小企业会计的讨论稿,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是针对上市企业和大企业的,未考虑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和特殊问题。会议提出,另对小企业制订一套会计准则。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将于2021年开始施行。中国小企业现在实施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后实施新会计准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然而

8、小企业和大企业全部需要大致相同的会计信息,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提议中国借鉴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简化,制订一套适合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怎样表现“公允”资产的实际价值伴随时间、经济环境等原因而变动,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应,这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和亮点。然而公允价值怎样能实现“公允”,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公允价值确实定比较困难,在很多情况下要依靠会计职业判定,又很轻易受到人为原因的影响。公允价值确实认必需要有对应的要求,并不是企业“估估而已”就能够实施的,除了对“商业实质”、“可靠计量”等条件的要求,还应该有权威机构对

9、公允价值进行确定并监督。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界定反复新准则将债务重组界定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根据其和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了让步的事项。”并要求,“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定为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转出资产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定为当期损益。”新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和2021年修订前实施的1998年6月正式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基础相同,重组收益不再记入“资本公积”,重新确定为当期收益。在1999年至2021年两年间,有很多上市企业利用准则中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的要求进行虚假重组。就是为了阻止上市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2021年修订了债务重组准则的,此次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重复可能使上市企业故伎重演。所以,国际趋同的债务重组准则不见得适合中国上市企业。参考文件: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有关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2.冯淑萍,应唯.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协调J.会计研究,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