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929712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幼儿园班级常规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面对班里的几十名吵闹的幼儿,有的时候觉得孩子们真的是磨人的小妖精,教室里乱哄哄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安静下来,他们会在下面窃窃私语;户外活动正在讲游戏规则时,有的孩子可能已经跑去开心的玩起来了;睡觉,让他们安静,老师我还想玩一会儿,我不想睡觉。嘘,安静一点.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所以从小班入园开始,就要建立有效的班级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幼儿

2、的主动性。 一、营造宽松氛围 1.老师要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常规的前提。首先要创设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这对班级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每天入园时,幼儿会自己选择拥抱、握手等与老师打招呼的方式,教师每天应该主动热情地接待孩子,和孩子拉近距离,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沟通与交流。 2.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氛围以外,还应该注重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班级建立值日生制度,每天有固定的小朋友担任值日生,帮助老师擦桌子、扫地、监督小朋友洗手、负责排队秩序等,孩子在此活动中参与到班级常规管理的工作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常规意识。 二、要创设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

3、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动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三、正面引导幼儿 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

4、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刚上小班时吃饭,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某某小朋友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

5、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四、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五、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

6、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六、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午睡前要脱衣服,很多孩子会把脱掉的衣服和鞋子乱扔,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怎么脱?放在哪里?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有的说在床上睿睿小朋友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坐在椅子上脱,脱好后就把衣服叠

7、好放在自己的床头,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再请一名值日生检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七、重视家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在线上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班级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班级管理得更好。 八、做好有效率的班级计划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制订有效的班级计划。班级的常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开学的时候就让孩子按照要求去做,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种习惯,不会产生压力,如果常规一开始没有固定就很难把他们不好的习惯纠正过来。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