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911227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蒋成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刘庄小学 蒋成亮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有助于更真切地感受作品;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我校各年级班级文化中设立“小小读书角”、“我读书我快乐”、“诗情画意”等版块,为学生创造了朗读的空间和机会,另外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1、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有趣、体裁多样、语言活泼。可以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教学窃读记时,我利用让学生比赛读的方式,结合文中的插图,通过读文中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在读中悟中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

2、们在不同的情绪体验中实现对文中“我”的内心解读。从而使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化“要我读”为“我要读”。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用自身的情感引发、调整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境界,使教材蕴藏的理念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在朗读训练中,或导读、或范读、或激发、或启迪,以美储美、以情动情,实践证明,良好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因文而异、灵活安排,可以经常开展“朗读会”“复述故事比赛”等朗读比赛活动,在学生中评出朗读优秀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受读书的欢乐,提高朗读能力。二、指

3、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在高年级教学中,我们提倡“以读为主”,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读的次数多、参与面广、时间长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应该做到每一次指导学生读的时候,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做到有效的朗读。例如领读,由老师或读得好的学生领着大家读,可以读句子、读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低年级可以是一句句或一段段地领读全文,高年级可以是领读重点的片段,也可以是引读,即由老师读上句,学生接读下句,或师生双方根据课文中的逻辑关系,加入适当的词语串读。例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时,可以这样引读;我被这动人的场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怎么样?)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 (谁?)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么样

4、、怎么样、怎么样?)地朗读着通过引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逐渐感悟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哲理和情感。三、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1、把朗读的标准交给学生我们应该下大气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语音规范,没有错、漏、增、回的误读现象;流利就是读得自然连贯,不结巴;有感情是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不唱读,把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发于外,形于声“。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必须把朗读的这些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标准进行朗读练习。2、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 我们可根据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

5、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3、采用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消除顾点,让学生敢读。 一些学生天性胆小、懦弱,平时讲话都有些胆怯,声音很低, 好像蚊子哼,再加上有的学生基础差,一旦在众人面前读书就心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 朗读和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就差上一大截,他们自己也认为,读书水平见不得人,于 是沉默下去。要改

6、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朗读,其他同学也要变讽刺、嘲笑、批评为安慰、欣赏、表扬。要注意循序渐进,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暂时不熟悉的课文,决不让其单独当众朗读,而应先纠正他们的错读,再集体练习,等到他们读熟后再读给大家听。、内外结合,让学生乐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朗读,让学生多读多练,使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课后要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的任务,定期举行读书读报知识竞赛、朗读竞赛,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到红领巾广播站去播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由“会读”到“乐读”。(课前五

7、分钟朗读训练)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潜能生,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他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潜能生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5、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

8、,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6、精选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

9、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我认为桂林山水一课是很不错的朗读范例,应该往深处挖。5、合理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

10、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综合以上,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去解读文本、想法设法调动各阶段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反复读中实现对文本的领悟,以求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