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91060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方工程1一般规定1.1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1.2 基坑开挖工程包括无支护结构的放坡基坑开挖和有支护护结构的基坑开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1.3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确定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1.4 基坑开挖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龄期、机械选择、基坑开挖时间、分层开挖深度及开挖

2、顺序、坡道位置和车辆进出场道路、施工进度和劳动组织安排、降排水措施、 监测方案、质量和安全措施、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需采取保护的措施等。1.5 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 部边缘不少于 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 1.5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 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6.1.6 施工中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6.1.7 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及坑壁留150300mm 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同时,要设集

3、水坑,及时排除坑底积水。6.1.8 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 常复测检查。6.1.9 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6.1.10 当土方工程挖方较深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 害周边环境。6.1.11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排水沟方向的坡度不应小于2%o。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 2取1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 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6.1.12 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

4、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缘。6.1.13 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冬季、雨季、汛期施工时,注意气候、降雨、地震、降温等预报,按施工方案的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2 土方开挖2.1 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是将需进行建筑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填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要的平面,以利现场平面布置和文明施工。在工程总承包施工中,三通一平工作常常 是由施工单位来实施,因此场地平整也成为工程开工前的一项重要内容。场地平整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并尽量使土方挖填平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1.1 施工准

5、备1技术准备1) 学习和审查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或矛盾;掌握设计 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 计,进行图纸会审。2) 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3) 查勘施工现场,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现状,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防空 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4) 研究制定现场场地

6、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场地平整或基坑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场地标高或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 集水井位置,场地平整的土方调配方案,多余土方或基槽土方的堆放地点、运距,提出需用的施工机具、劳动力、推广新技术计划等。5) 根据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 ,并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文明施工 交底。2材料准备做好临时设施用料和机械用油料计划、采购和进场组织工作,按施工平面图要求指定地点存放。3主要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4作业条件1) 现场已作初步勘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场地平整施工方案。2) 现场原有居民或工厂已搬迁 ,建(构

7、)筑物已拆除;影响场地平整的地上地下障 碍物已清除。3) 施工机械和人员已落实。4) 必要的临时道路、临时设施已搭设。1.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现场勘察t清除地面障碍物t标定整平范围t设置水准基点t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 T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T平整土方T场地碾压t验收2 施工要点1) 现场勘察:当确定平整工程后,施工人员首先应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及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2) 清除地面障碍物:平整前必须把场地平整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 、电线、电杆、 管道、房屋、坟墓等清理干净。场地原有高压线、电杆、塔架、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 坟墓、树木、

8、沟渠以及旧有房屋、基础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搬迁 、改建、改线;对附近原有 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 。在黄土 地区或有古墓地区,应在工程基础部位,按设计要求位置,用洛阳铲进行详探,发现墓 穴、土洞、地道、地窖、废井等,应对地基进行局部处理。3) 然后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从水准基点引进基准标高作为确定土方量计算的基点。土方量的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可根据地形具体情况采用。现场抄平的程序和方法由确定的计算方法进行 。通过抄平测量,可计算出该场地按设计要求平整需挖土和回 填的土方量,再考虑基础开挖还有多少挖出(减去回填)的土方量,并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

9、,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以节约运费。4) 大面积平整土方宜采用机械进行 ,如用推土机、铲运机推运平整土方;有大量挖方应用挖土机等进行。在平整过程中要交错用压路机压实。5)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0.2%的坡度。6)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 2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25的要求。7)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边

10、坡边缘。2.1.3 成品保护措施1引进现场的测量控制点(座标桩、水准基点)应严加保护,防止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受破坏,并应定期进行复测校核,保证其正确性。2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和平整完成后均应注意排水设施的保护,保持现场排水系统的畅通,以防止下雨后场地大面积积水或场地泥泞影响施工作业。3场地道路应经常维修和加强维护,保持道路整洁和畅通。1.4安全环保措施1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动用机械设备。2机械施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违章作业。3运输车辆进出场当与铁路、公路相交时应设专人指挥或设置专用信号标志,以防发生交通安全事故。4如场地平整中需要爆破作业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临时设施、机

11、械和人员的安 全,防止发生损害和人身伤亡事故。5当场地作业区距居民小区较近时应注意安排好作业时间,噪声大的机械夜间应停止作业,防止影响居民休息。6运输土方的车辆如需在场外行驶时,应用加盖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以防遗洒污染道路和环境。2.2 基槽(坑、管沟)人工挖土.2.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基础部分标高和做法,土层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挖土深度和坡度,人员组织和安排,编制挖土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2)测量放线工作: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坐标、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和建筑红线要求,引测到现场。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测量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 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12、。轴线控制网应避开建筑物、构筑物、机械操作运输线路,并设保护标 志;在建筑物四角设置龙门板,其它控制轴线设置龙门桩,龙门板和龙门桩一般距基槽(坑)1.52.0m。并放出基槽(坑)上口和下口的灰线。3)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2材料准备1)如基槽(坑)需用明沟和集水井进行降排水时应准备做集水井的材料,需作简单支护时,需准备支护用材料。2)基槽(坑)需作局部处理或基底换填时,需准备好换填用材料。3)雨期施工应准备护坡用材料(如塑料布、钢丝网、水泥等)。4)冬期施工应准备基底保温覆盖材料。5)应准备好基础施工材料,以便验槽后可以立即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防止过长时间的晾槽。3主

13、要机具1)机械:机动翻斗车、水泵等。2)工具:铁锹、十字镐、大锤、钢钎、钢撬棍、手推车等。4作业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清除或地下障碍物已查明。2)基槽(坑)开挖的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并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3)开挖现场的地表水已排除,如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时,水位已降至基底500mm以下。4)土方堆放场地已落实,如需机械倒运土方时,土方的装载、运输、堆高或平整的 机械设备已落实。5)参加施工人员已进行了技术、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交底。2.2.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分层开挖t排降水t修坡t整平t验槽2 施工要点1)基槽(坑)和管沟开挖应按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分段分层挖土

14、。根据土质和地下水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或放坡开挖。2)在天然湿度的均质土中开挖基槽(坑)和管沟,如无地下水,挖方边坡可作成直立壁 ,不加支撑,但挖方深度不得超过表6.2.2-1的规定,如超过表6.2.2-1的规定的深度,但不超过5m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按表 6.2.4的规定进行放坡开挖。基槽(坑)和管沟 的宽度应稍大于基础的宽度,根据基础做法留出基础砌筑或支模板的操作面宽度,一般每侧为300500mm 。3) 当开挖基槽(坑)和管沟的土体含水量较大而不稳定 ,或基坑较深,或受周围场 地限制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取或局部采取临时性支撑加固 。开 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

15、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的坡度时,则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 。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 、毛石或用编织 带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当开挖深基坑时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支护措施(见本标准第7章)。4) 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 ,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应及时修整, 每1m左右修坡一次,至设计标高后再统一进行修坡并清底 ,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要求 坑底凹凸不超过 20mm。如基槽(坑)基底标高不相同时,高低标高相接处应做成阶梯 形,阶梯的高宽比不宜大于 1 : 2。5) 开挖条形浅基槽不放坡时,应沿灰线里面切出基槽的轮廓线 。对普通软土,或自 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为300600mm ,从开挖端向后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对粘土、 坚硬粘土和碎石类土 ,先用镐刨松后,再向前挖掘,每层挖土厚度150200mm ,每层应 清底和出土后再挖掘下一层 。6)基槽(坑)管沟放坡,应先按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