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90817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教案 教科版一、教材简析:本课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会变味的米饭,平常吃饭的时候感觉不到甜味,只有细细品尝才会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用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历却不大注意到的活动,导入这一课的内容。米饭、淀粉和碘酒,让学生利用感官对淀粉进行观察,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进行实验,对其产生的现象,教科书进行了明确的告知。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与碘酒的颜色变化,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二、教学背景:学生对米饭太熟悉了,对米饭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许有一

2、部分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本课就从这个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产生色合,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

3、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科学词汇:化学反应 新的物质(二)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科学方法:体验 推理 验证(三)情感 态度 价值观:1.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核心价值观:培养探索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发生了反应。难点:分析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准备 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米饭、碘酒、相关课件米饭、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棉签以及面包、馒头、饼干、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等几种常见的

4、食物另外准备一些水,清洗滴管用。教 学 流 程激趣引入观察淀粉米饭与淀粉寻找淀粉的踪迹总结、拓展延伸 活 动 过 程基 础 设 计个 性 设 计一、导入:(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来尝尝看?不过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尝过之后,要告诉大家你吃的是什么?好不好?(蒙上学生眼睛,让他仔细尝吃的食物)适时提问,引导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点。(软软的,有点香,有点甜,是米饭。)米饭我们天天都吃,有没有感觉到它吃起来有点甜?平时大口吃的时候没有感觉,而当我们细细品尝时,却发现米饭会变甜,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2)学生讨论(3)我为大家揭开真正的原因,取出一张没有字的纸条,把碘酒溶液迅速喷射在纸上,纸

5、上写着 淀粉,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它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生了变化,从而变得有甜味了。那淀粉是什么样的呢?二、观察淀粉观察前,我们先用碘酒消毒,用棉签在手上涂下。小组活动:观察淀粉(1)观察方法:看(颜色)、摸(光滑程度)、闻(气味)(2)观察并记录表格:(3)交流汇报:淀粉特征:看起来是白色粉末状、摸上去较光滑、无明显气味。同学们的手上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手上变颜色了,生成了新的蓝色物质,是化学变化。原来,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蓝色物质。三、米饭与淀粉我们知道米饭中含有淀粉,那么如果它遇到碘酒,会不会也生成蓝

6、色的物质呢?实验:滴一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现象(学生实验)交流:米饭遇碘酒也变成了蓝色。通过这样的实验,大家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视情况提示:如果某种物质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那说明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来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淀粉。四、寻找淀粉的踪迹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含有淀粉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好好地判断一下,哪些物质是含有淀粉的,哪些物质是不含淀粉的?怎么判断,会吗? 请一位同学简单叙述一下实验方法。(滴一滴碘酒在要检验的物体上,如果物体变蓝,则说明该物体含有淀粉,如果该物体没有变蓝,则说明该物体不含淀粉。)实验:判断黄瓜、白菜、

7、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饼干中哪些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物品)交流讨论:含淀粉的是:马铃薯、饼干、面粉不含淀粉的是:黄瓜、白菜、葱、食盐、白糖五、总结:a.淀粉遇碘酒会变蓝 b.淀粉遇碘变蓝现象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现象来判断物质是否含有淀粉六、延伸、拓展大家对于这些还有不理解的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一些地下工作者在传递情报为了防止机密泄露,往往会写一些“无字”密信,(就像刚才的纸条)可以用什么办法将内容显现出来?(滴加碘酒在白纸上)课后可以自制一份“无字”密信,寄给我。板书设计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淀粉 + 碘酒 蓝紫色(化学变化

8、)课外活动收集含有淀粉食物的有关信息。生成预见1.能够描述米饭(淀粉)遇到碘酒的反应现象。2.能够区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课堂评估1.能否正确描述米饭(淀粉)遇到碘酒的反应现象。2.能否熟练区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米饭与

9、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教学过程】一、谈生活经验: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二、品味米饭: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了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三、淀粉实验: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4.思考:蓝色的物质是我们的米饭和淀粉吗?是一种新物质吗?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四、食物淀粉鉴别: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