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90629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学故事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的教学故事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教学故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学故事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教学故事 从事物理教学已经有整整两年的时间了,这两年也是我教师生涯的开端,两年的教学经历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里面的点点滴滴都是一节节生动的教师成长课。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一种接受式学习。而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就要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学习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适宜的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

2、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站在车上不动却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同学们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时,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你向前推墙,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前进?这样通过不断设疑,不断质疑,

3、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主动地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习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比较大,每次实验教学时,连最不喜欢学习的学生都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得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尽可能避免因实验仪器不足或赶教学进度的原因而放弃实验,这样会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课堂上有趣的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比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大气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一样掉到地上,而是象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下面。这些实验教学并不是浪费时间,相反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两年来物理教学上的点点滴滴,正是这些点点滴滴丰富了我这两年的物理教学。在这些一个个小小的教学故事中我和学生一起成长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