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89478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营养师三级分类模拟题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理论知识辅导练习题一、判断题1、人体体格测量的根本目的是评价机体健康状况。( )2、成人和儿童选用的体格测量指标相同。( )3、标准量床或量板用于婴幼儿体格发育纵向测量指标的测定。( )4、婴幼儿需站立测量头顶至臂长和身长。( )5、婴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6、营养不良的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 )7、上臂围与体重密切相关。( )8、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 )9、皮褶厚度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可直接评价人体肥胖与否。( )10、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 )11、食物对尿液的成分

2、无影响。( )12、为了便于留取标本,可准确留取早晨6时至9时的全部尿液。( )13、尿液是一种良好的细菌培养基。( )14、尿液保存时加入化学防腐剂的唯一作用是抑制细菌生长。( )15、粪便不容易分解破坏。( )16、营养代谢实验收集粪便的时间常常为1天。( )17、为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真实代表性,应早晨空腹或禁食6h以上时采血。( )18、为确保血液不发生凝集,抗凝剂可大量使用。( )19、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0、人体长期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时,可出现严重的零氮平衡。( )21、营养性贫血就是指缺铁性贫血。( )22、体内处于铁减少期时储存铁减少,血红蛋白下降

3、。( )23、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但也可由植物性食物转变而来。( )24、维生素A缺乏时暗适应能力升高。( )25、人体各个年龄段维生素D缺乏均可导致佝偻病。( )26、神经精神症状为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27、维生素C缺乏时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降低。( )28、脂溢性皮炎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 )29、膳食纤维可促进锌的吸收。( )30、孕妇严重缺锌可引起胚胎畸形。( )31、维生素A缺乏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 )32、维生素A缺乏病是一种因体内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以眼、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3、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能量和蛋白

4、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34、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主要危害老人、孕妇。( )35、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水肿型营养不良、干瘦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 )36、维生素D缺乏病在不同年龄有相同的临床表现。( )37、佝偻病、骨软化症都是维生素D缺乏。( )38、维生素B1缺乏病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 )39、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不像其他一些维生素缺乏的症状那样特异。( )40、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包括虚弱、疲倦、口痛和触痛、眼部发烧、眼痒,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唇炎、口角炎、阴囊炎等。( )41、维生素C缺乏也叫坏血病,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牙龈

5、肿胀、出血,皮肤淤点、淤斑,以及全身广泛出血为特征。( )42、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骼的发育和结构,临床表现为婴儿的手足抽搐症和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43、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微量元素中最容易缺乏的一种。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44、锌缺乏可发生在不同的人群中,婴儿、儿童、孕妇和育龄妇女是锌缺乏的高发病人群。( )45、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46、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是BMI,WC,WHR等。( )47、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BMI)

6、=身高(米)2/体重(kg)。( )48、锌缺乏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 )49、锌的膳食摄入量低和摄入锌的生物利用率低,生理需要量增加是继发性因素。( )50、摄入不足仍是目前维生素B2缺乏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物供应不足、烹调不合理、加工破坏等。(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1、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_。 A估计值 B计算值 C真值 D国际标准值2、体格测量工作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看具有共同的和_的特征。 A难度大 B重复发生 C不可重复 D不准确3、下列不是体格测量工作实施标准化目的的是_。 B规范化 A权威化 C系统化 D科学

7、化4、标准量床或量板用于年龄在_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测定。 A6月以下 B1岁以下 C2岁以下 D3岁以下5、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_的生长有关。 A骨骼 B牙齿 C头颅 D心脏6、下列对测量婴幼儿头顶至臂长和身长叙述正确的是_。 A被测婴幼儿脱去鞋帽袜 B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C婴幼儿需站立测量 D婴幼儿头顶至臂长和身长分别对应于儿童的身高和坐高7、婴幼儿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的时间是_。 A出生 B6月 C1岁 D2岁8、婴幼儿2岁半时胸围小于头围,要考虑_。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骨骼发育不良 D智力障碍9、下列对婴幼儿体重测量叙述正确的是_。 A用成人体重计可以直接测量婴幼儿体重 B婴幼

8、儿体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C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不敏感 D误差小于身长测量的误差10、上臂肌肉后群为_。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肱肌 D喙肱肌11、下列对上臂围叙述正确的是_。 A5岁以前儿童上臂围变化很大 B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C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 D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12、我国15岁儿童发生营养不良时上臂围为_cm。 A14.5 B13.5 C12.513.5 D12.513、下列不是WHO推荐选用皮褶厚度的测量点为_。 A肩峰 B肩胛下角 C肱三头肌 D脐旁14、女性皮褶厚度为_mm是肥胖的界限。

9、A50 B40 C2040 D2015、使用皮褶厚度计的正确方法是_。 A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下组织,左手握皮褶计 B皮褶计的压力标准为10g/cm2 C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并稳定一定时间后读数 D测量时皮褶计卡钳钳柄充分夹住皮褶16、为准确代表每日从尿液中排出物质的量,多数化学定量分析须收集的尿液为_。 A任意尿 B晨尿 C餐后尿 D24h尿17、尿中卟啉测定的特殊保存剂为_。 A甲苯 B碳酸钠 C氯仿 D浓盐酸18、尿液保存时防腐效果较好,但能干扰尿糖测定的防腐剂为_。 A甲苯 B碳酸钠 C氯仿 D浓盐酸19、正确保存尿液的方法是_。 A冷藏于4 B冷藏于-20 C加入乙醚 D室温保存

10、20、检查粪便中痢疾阿米巴原虫或滋养体的时间应为_之内。 A10min B1h C10h D1天21、下列研究目的中可冷冻保存的粪便样品为_。 A寄生虫检测 B矿物质代谢研究 C致病菌检测 D氮平衡实验22、适用于粪便中寄生虫及虫卵检测的保存方法为_。 A冷藏保存 B冷冻保存 C培养基保存 D固定保存23、血清和血浆的区别在于为_。 A血清含有纤维蛋白原 B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 C血清含有血细胞 D血浆含有血细胞24、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_。 A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 B摄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 C摄入能量等于消耗能量 D机体动用自身储备的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25、水肿型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的

11、主要特征为_。 A以蛋白质缺乏为主 B以能量缺乏为主 C以矿物质缺乏为主 D蛋白质和能量同时缺乏26、属于消瘦型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特征的是_。 A以蛋白质缺乏为主 B以能量缺乏为主 C以四肢水肿为主 D腹部因脂肪堆积而肿胀27、体内缺铁处于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时表现为_。 A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 B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C运铁蛋白浓度升高 D出现临床症状28、体内缺铁处于缺铁性贫血期时表现为_。 A血清铁浓度升高 B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C运铁蛋白浓度升高 D出现临床症状29、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_。 A维生素A缺乏 B铁缺乏 C维生素C和锌缺乏 D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30、维生素A缺乏时出现

12、最早的体征是_。 A皮肤症状 B免疫功能下降 C眼部症状 D骨骼发育迟缓31、下列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表现的是_。 A血清视黄醇含量低于0.35mol/L B生理盲点缩小 C眼结膜杯状细胞消失 D尿液上皮细胞超过3个/mm332、下列对维生素A缺乏病叙述正确的是_。 A以儿童和青少年较多见 B是一种以眼部和皮肤改变为主的局限性疾病 C不影响免疫系统 D皮肤的典型症状是皮脂腺分泌过剩33、维生素D缺乏病主要发生的地区和人群分别是_。 A热带地区,农民 B日光照射充足地区,长跑运动员 C北方地区,婴幼儿 D南方地区,园林工人34、下列不属于骨软化病常见症状的是_。 A骨痛 BO形腿 C肌无力 D骨压痛35、佝偻病患者血液生化发生的变化是_。 A磷升高 B钙磷乘积升高 C25-(OH)D3水平升高 D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