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88883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市场简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都市简介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战略地位十分显要。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这里兴建了一批重点公司,使宜昌成为鄂西湘北渝东区域的经济中心。194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都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也是湖北“大三角”战略的一种重要支撑点。万里长江第一坝-葛

2、洲坝电站就在宜昌市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仅离市中心区38公里。全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5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截止年终,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8万人。宜昌都市基本设施概况宜昌地处国内中西部接合部,长江黄金水道、焦柳铁路、318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等国家重点交通线在此交会,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宜昌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境内两条东西向的汉宜高速公路、宜(昌)万(州)铁路、焦柳

3、铁路、川江黄金水道和三峡机场合构成的现代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在宜昌城区和周边区域形成连接点,使宜昌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都市之一,宜昌承东接西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大交通带来大物流,宜昌的物流中心功能将日益显现。大交通必将带来人员在更大范畴(跨省际)的迁徙与流动,宜昌的都市人口与规模将呈加速扩张之势。交通状况的主线改观,加之宜昌居中不偏的地理位置,大公司、大集团的总部或区域性销售中心将更加看好宜昌,现代服务业将迅速发展。位于宜昌城区的葛洲坝水利枢钮工程宜昌市交通局简介,铁道部已将宜昌列为全国47个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总投资5亿多元的宜昌东站已动工建设,宜昌南站正在规划之中。交通部首批建设项目、总

4、投资.亿元的宜昌主城区2个一级高速客运站和个货运站即将动工建设;宜昌至华容一级公路、远安至当阳一级公路、三峡机场专用公路、三峡物流中心主体工程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今年也将陆续建成和动工。同步,香溪河航道二期工程、云池港综合码头等7个水运港航建设新项目,将使宜昌的港航年货运吞吐量提高70万吨。 宜昌都市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区域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沪蓉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修建,三峡航运中心的打造,以及其他重大基本设施项目的建设,宜昌将形成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港站大联运的交通新格局,宜昌将成为中西部结合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沪蓉高速跨清江公路:构建“四线三

5、环” 根据这一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内,宜昌将加快沪渝、沪蓉国道主干线以及三峡翻坝迅速通道建设,基本实现宜昌至周边省会都市高速连接,三峡库区与沪渝高速联网贯穿,各县市区经一级公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全面对接。 宜昌将重点构架“四线三环”的公路主骨架,即: 国家“71”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沪渝高速(原称沪蓉高速公路)宜昌西段全面通车,沪蓉高速(原称杭兰高速公路)宜昌西段基本建成。 纳入全省“651”骨干公路网规划的老河口至宜昌段公路初步启动。 加快江南翻坝公路建设,启动江北翻坝公路前期工作,打造贯穿三峡工程和宜昌主城区、连通沪渝、沪蓉高速公路的迅速环线。 5年间,宜昌将建成高速公路296公里,其中:沪渝

6、高速公路85公里,荆宜高速公路7公里,沪蓉高速公路4公里,三峡江南翻坝公路5公里。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32公里。 除高速公路网外,在5年内,宜昌还将全面建成高级别干线网。依托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江南翻坝公路打造绕城迅速通道,拓宽都市骨架。所有县市区基本实现一级公路上高速公路网,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全市22条国省干线公路所有达到二级以上原则,加快建设省际断头路、县际重要经济断头路、国防公路和过江通道。建设一级公路12公里,改造二级公路413公里,使全市一、二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62公里,国省干线高级别公路比重达10%。宜昌集装箱码头水运:开发“一干二支四库” 未年5年,宜昌建设水运主通道

7、,将重要依托一干(长江)、二支(清江、香溪河)、四库(三峡库区、葛洲坝库区、隔河岩库区和高坝洲库区)进行。 据分析,随着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以及国家重点对长江中上游航段进行整治,长江干线重庆至城陵矶段将由级提高到级航道原则,通航条件大为改善,万吨级船队鄂渝直达的年保证率不低于5%。宜昌将加快香溪河等三峡库区支流航道建设,加快与清江航运梯级开发相配套的过坝锚地建设,完善通航标志,实行尾水段航道治理,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678公里,其中五级以上航道达到5公里。 加快外贸集装箱港区、三峡库区旅游码头和水陆中转码头建设,启动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基本建成集装箱外贸口岸、三峡库区水上旅游客运中心和长江沿线的

8、矿建材料输出中心。 在“十一五”期间,宜昌将重点建设三峡坝区翻坝码头、云池综合码头、三峡库区及两坝一峡旅游码头、田家河港区、枝城港配煤中心等港口基本设施。 站场:打造两个枢纽站 规划提出,加快东山高速客运站、伍家岗客运枢纽中心等枢纽场站建设,改善客运衔接条件,充足发挥都市公交的疏运功能,逐渐实现长途客运与市内公共交通在城区周边同台换乘。 整合都市公共交通资源,建成中心城区%以上区域步行分钟即可达到公交站点、高峰时段候车时间不超过2分钟、公互换乘距离不超过20米,郊区至市区小时内达到的迅速公交服务体系。 新建4个公交候车廊,改造10个公交原则站牌,重要站点增设盲人站牌。人性化设计并深化公交I卡功

9、能,履行都市消费一卡通。 建设布局合理、规模合适的公交停车、工作停车、居住地停车和城郊换乘停车设施,优先建设公共交通城郊停车场和城区立体停车场,使都市公交场站总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宜昌火车站铁路:建成两大动脉加快宜万铁路宜昌段、武宜客运铁路专线建设,形成南北畅连、东西贯穿的铁路枢纽格局。新建宜昌东站和点*车南站,“十一五”期间宜万铁路宜昌段投资约28亿元。建成武宜客运铁路专线宜昌段5公里,投资约40亿元。加强云池深水港、国道主干线等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适时启动云池至紫荆岭地方铁路,开辟铁水联运新通道。在主城区火车站东迁后,适时进行都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充足运用既有轨道设施,缓和都市交通压力。

10、在之前,适时建设中心城区东西向高架轨道工程。宜昌开通国际航线航空:开通国际航班全面提高三峡机场的服务功能,重点实行航站楼改造、停机坪扩建、跑道延长和进场路建设工程,使停机位由个增至2个,跑道由20米延长至30米,满足B77等大型客机起降,进场路实行四车道扩建,行车时速由0公里/小时提高到80公里/小时。 配套海关、边防、检查检疫等口岸功能,提高保障能力,达到一类航空口岸原则,尽早开通国际航班。三峡机场重点交通项目:投资筹划安排 规划提出,根据全市公路路网、主枢纽场站及港口航道规划布局,拟定宜昌“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重要建设目的是:建设4条高速公路,条一级公路,3大客货站场,建设两大枢纽港口,密

11、织两个层次路网。具体为:建设江南三峡翻坝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昌西段、沪渝高速宜昌西段、荆宜高速公路,构建高速公路主骨架。 加快宜华一级公路、远当一级公路、陆渔一级公路建设,形成市域一小时经济圈。 建设三峡物流中心、东山高速客运站和伍家岗客运枢纽中心。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云池集装箱综合港区和田家河综合港区。 密织以宜昌城区为中心,内畅外连、四通八达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 根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共需投资2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50.3亿元,一级公路236亿元,二级公路.亿元,农村公路19.亿元,港口及航道建设6亿元,运送枢纽及站场建设1.8亿元,铁路69.8亿

12、元,三峡机场1.7亿元 宜昌都市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区域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沪蓉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修建,三峡航运中心的打造,以及其他重大基本设施项目的建设,宜昌将形成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港站大联运的交通新格局,宜昌将成为中西部结合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宜昌经济发展概况1、 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宜昌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持续7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值175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长值89.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长值480.亿元,增长.5%。三次产业构造由上年的11:5.4:32.8

13、变化为1.:57.5:31.。图1:宜昌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年增长率 (亿元)湖北各市DP排名五大梯队正式出炉,武汉排名第一,宜昌排名第二,达到2141亿。全省估计GDP总量为16亿,较上一年增长13.%左右。第一梯队:省会武汉市1、武汉6536.1亿第二梯队:省域副中心都市 2、宜昌 240.6亿、襄阳213222亿第三梯队: 地级市 千亿大关左右、荆州1043.1亿 5、黄冈 1012亿、孝感 950亿7、荆门 942.59亿、黄石 26亿 9、十堰 0亿第四梯队:地级市 50亿左右 10、咸宁 64亿 1、随州 517.99亿 12、鄂州490.89亿 3、恩施 4亿第五梯队:省直管县级市(

14、林区) 0亿左右及如下14、仙桃 34.亿 15、潜江30亿 16、天门 260亿17、神农架 1亿2、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率(%)全省1291728#武汉市2.32.宜昌市57.2337襄阳市07.9425黄冈市77.763.5荆州市3.5338.0孝感市69.39.2黄石市583341荆门市560.8140.8咸宁市596941.3十堰市486.9230随州市362.990.8鄂州市32.86379恩施自治州29.037.3仙桃市7.9339潜江市172.4437.5天门市1.097.3神农架林区1.736.9图2:宜昌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年增长率 (亿元)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武汉和襄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