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88182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顾广林一、 选题的背景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章结束后,统一安排了“数学活动”这一栏目,教学量为1课时。从文献检索看,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在活动领域方面体现了“综合”的特征。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设计学习和生活学习。在西方,通常把活动课看作创造教育的一种方式。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把活动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日本从80年代初开始,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引入活动课教育,进行普及性实践。近年来,发达国家进行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活动化”的课堂教学贯穿始终,并

2、成为其最大的特色。我国在90年代末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等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确立“综合实践活动”,都是作了这方面的研究。与活动课相关的书目有活动课程研究、数学综合活动研究、国内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是从宏观方面谈了活动课程研究的合理视角、活动课程的本质及特征、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功能关系、活动课程的价值、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同时普遍认为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型课程,首先必须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不少现任活动课程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对活动课程认识不清,仍固守着以课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班级授课模式

3、,对活动课程的特点、方式、方法缺乏了解,导致随意性很大。这些研究没有具体涉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前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尚未形成理论性资料,相关配套的教学参考没有,关于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法研究以及如何考查等资料也几乎没有另据课题组调查,由于活动课内容难以把握,平时在上课时老师们大多不开设数学活动课。原因有四:一是教材中供学生研究的素材不多,要老师上一节课,老师感到困难。二是对于这种活动课究竟怎样组织教学?教师不知所措,三是平时供教师参考的课例很少,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大都选择某个知识点的新授课,对于这种活动课很少涉及。四是中考试卷中没有涉及“数学活动课

4、”的试题,即使有也是非活动内容的实质,换句话说,不开设数学活动课照样参加考试。由于评价的滞后,许多老师误认为教材中的活动课可有可无,甚至视而不见,束之高阁。基于上述原因,我区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次“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教研活动,该活动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教材中新增的活动课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同时,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有趣和富有探索性,倡导有意义的教学、合理整合数学学习资源,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尤显重要。数学活动课是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数学学科课一样以社会

5、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它以学生发展为基点,考虑到数学学科知识基础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课,让学生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工作室商定,为一线老师提供一个活动课教学可借鉴的教学策略方面的经验,出一套完整的有关教材中活动课行之有效的影像资料,为此本课题组决定选择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二、关键词界定数学活动课,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6、、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数学活动课属于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种学校课程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是一种启发、一种诱导,目的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体验,最终要转化为思维活动,思维价值是数学活动课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关于活动课的内容有:(1)在每章结束后,围绕本章教学内容安排了教学量为一个课时的活动课,全套教材共有33节这样的活动课;(2)每册教材结束后,都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内容是本册书所涉及的

7、某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共有6节这样的活动课;(3)配合每册教材而编写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相当于课外兴趣小组所用的教材(独立于教材编写)。 在上述三种活动素材中,(1)与(2)属于教材的必学内容,(3)不是必学内容;中考试卷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2);就开设活动课的难度而言,(2)(3)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活动课中所提供的素材多、教师能讲的东西多,有课例可以借鉴,容易组织教学等,而(1)这类活动课所提供的素材相对较少,几乎没有借鉴的资料,所以比较难。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仅限于难度较大的(1)这类活动课。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

8、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本课题中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数学活动课素材的开发、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评价方式等。三、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

9、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按教材进度定期开设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因为教材中每一章的活动内容对于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达到“数学地提出问题”、形成“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都是很好的材料。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不仅通过教师讲授而得到的,而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而社会实践活动课为数学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为学生之间的交往、协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会听到、看到真实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实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利用这些实例

10、进行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给初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我们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

11、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对于数学活动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动手能力并不比其他学生差,这是多元智能的最好说明。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开设数学活动课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维活动、从更高层次上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外实践能力

12、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途径、方法和过程及与之相适应的师生的角色定位、管理方法、活动模式,为更多学校开展数学活动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操作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推广活动,转变教师对活动课的认识,提升教师执教数学活动课的能力。总之,我们具体研究教材中的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着重在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例点评的基础上获取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素材开发、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实验经验,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落实课程标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和多元智力理论的相关要求。通过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和探索、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的探索、数学活动课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方式的研究,数学活动课的评价研究,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活动素材进行开发,探索适合我省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并具备推广的价值。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通过研究,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形成一批具有数学活动课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开发具有

14、特色的数学活动教学策略,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研究实验总体方案;中期成果: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最终成果:活动课活动方式、活动课教学模式、教与学方式转变、活动课教学案例、活动课素材的开发、活动课作业设计、活动课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等方面影响、活动课对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意义、活动课的评价、教学论文、结题报告等,通过课题实验,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上述问题通过论文集给出明确回答;同时给出初一至初三各个年级每一

15、章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与视频录像。通过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探讨,提升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研究结果与每一节活动课案例指导老师上好活动课。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分工及管理研究内容1活动课素材的开发(每位成员开发三个活动课素材,田锁勤负责收集整理;顾广林完成关于素材开发的论文);2活动课活动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探索(顾广林负责探索总结活动课教学模式;并完成关于教学模式的论文);3活动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研究(田堃负责);4数学活动课情景创设与布置作业的研究(曹开清、曹文喜负责);5数学活动课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等方面影响的研究(陈建负责);6数学活动课对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探

16、索(张乃贵负责);7. 数学活动课评价研究(张乃贵负责)。8. 33节数学活动课、30节研究课、推广课(顾广林总体协调)研究重点 数学活动课素材的开发、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评价方式。 课题组自我管理实施宏观调控。一是制定专项规划;二是制定专门的促进政策;三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师研究特色的形成;构建服务平台。搭建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平台,完善重要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研究数据共享、文献与信息服务、研究成果转化等支撑体系;落实合作交流措施。各组根据自身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按照进度定期交流,强化合作意识。各组加强交流互动,达到多方共赢,在合作中形成优势集成。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课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落实确定的研究内容,实现既定的目标,拟取得预期的成果。文献研究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