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88079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奥尔夫音乐教案:卡农练习小星星 活动缘起: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中最为重要的是元素性音乐教育。我们尝试运用包含各种音乐元素性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激发幼儿的潜质,把拥有音乐元素性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到各种活动之中。我们也重视按照音乐的元素和音乐作品本身的结构来安排活动,例如:孩子们进行提高幼儿听力方面,我们经常做一个叫做乘电梯的游戏用音乐的上行和下行表示电梯的升降,小朋友听到音乐后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表示电梯上升和下降的肢体动作。卡农练习中轮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重视匀速的节奏,充分体现了奥尔夫音乐中元素性、开端性的理念。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更注重轮唱的特

2、点来安排活动环节。活动构思: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4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

3、步感受轮流的含义。6排图片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活动与指导1发声练习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大调卡农)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

4、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3倾听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4轮说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反复练习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

5、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习。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6互动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

6、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活动延伸:1练习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习的难度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习(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习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

7、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

8、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习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近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

9、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习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习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

10、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资料包:1卡农音乐介绍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轮流”或“规律”。卡农曲中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最著名的卡农曲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帕海贝尔,16531706)的卡农,D大调卡农。2儿歌小白兔买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