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879231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案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2.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弓I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3.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

2、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作品。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师:复习回顾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足迹。学生: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器物层面(军事技术)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制度层面(政治制度)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度层面(政治制度)教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革命的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身为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做皇帝。这使

3、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认识到民主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仍然根深蒂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步伐仍需继续,于是他们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师:大家来看下面几幅图片,并思考他们说明了什么问题。a片i1训4年月倉世亂祭氐團片二凶庁年新青年抿刊学生:主要体现的是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教师:一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另一方面,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展开了。教师:请

4、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学生:(阅读、整理)时间1915年地点由上海到北京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教师:投影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图像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分别为:陈独秀蔡元堪胡适鲁迢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教师: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教师:(设问)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就描述了那“黑漆漆”的吃人世界。教师:(以三纲五常为例,

5、提出问题)对待旧道德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学生:(感悟、发言)教师:(总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2)提倡民主和科学。教师:(设问)民主和科学的反义词是什么?为什么将民主与科学并提?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科学的对立面是愚昧。专制都是以愚昧为基础的,为此封建社会为统治老百姓都普遍采取愚民政策。因此要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要提倡民主,还要有能行驶民主权力的人,这就要学习科学,用科学为民主保驾护航。所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6、教师:陈独秀根据英文翻译称他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3)文学革命:推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教师: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内容上须言之有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文,例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的普及,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教师: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分析其意义和不足。学生:(思考、记忆)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不足

7、: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总之,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以来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解放和发展之路的新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铁肩担道义”,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作出了不懈努力。第12课新文化运动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r面之中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口号和阵地: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新k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意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布置作业:识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意义,完成填充图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年级:八年级姓名:杨向东教研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