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原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872583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会议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视频会议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视频会议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视频会议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视频会议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频会议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会议原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Inernet无服务器视频会议技术原理hc慧聪网广电行业频道 003-1 1:48:5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翁格奇包建荣 章波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Iternet视频会议技术的概念、原理.通过压缩编码技术和IP网络传输来实现视频通信的形式,I视频端到端的几种方式,及网络的基本构成和各部分设备的主要作用,重点讨论了最新视频传输技术的协议规范H。323标准、H.21标准、H。23标准和P标准及其实现与网络相关的技术,并讨论了视频通信网的关键设备VoP网关和软件接口界面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VIP IP视频会议 H.323标准 H。21标准 H。3标准 H。263标准 G723标准G。

2、72标准 SIP标准 VoP网关 网闸服务质量Qos一、前言 目前,由于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视频通信将是极其重要的驱动力。虽然现有的电信技术和架构已能很好地解决人们通电话的问题,骨干光缆和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普及已大大提高了上网速率,基本满足了人们上网浏览信息的需要,但是,人们需要的通过网络自由、廉价地进行可视视频会议,通过网络点播全球任何地方的视频节目的要求却还远远没有很好的实现. 会议电视作为数字视频通信的先驱,已经发展20多年了,顺应三网合一的趋势,势必进入重要的转型阶段:即交互可视通信所依附的传输网络基础,由电路交换式的IS和专线网络向分组交换式的P网过渡以及所针对的市场目

3、标将由大型公司、机构会议室向小型的工作组会议室、个人工作桌面延伸,最终发展到家庭.由此,基于H.2的IP视频通信oIP(Vdeo oveP)已成为实现最新视频传输技术的最佳方案。oIP技术可以把视频信号作为数据包在P网络上实时传输,这些网络都遵循TC、RTP和UP协议。其系统架构的原则是:简化网络管理,发展功能健全,提供低成本的网络视频通信系统。无论是Iterne还是私有网络,这些已经被使用的数据网基本上都是可以支持H.32标准的P网络。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且发展前景最好的多媒体业务主要是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及可视电话等业务,而实现这一系列业务的核心就是会议电视体系标准.TU-T的系列标准是为多媒

4、体会议而制订的,其中包含了视频编解码、语音编解码、复用、控制信令及传输速率等内容。二、IP视频会议的技术原理及相应网络基础 IP视频会议的技术原理主要是运用了由ITUT提出的最新视频技术协议:.33标准。并通过oIP(ideooveIP)技术得以实现。 VoIP是建立在I技术上的分组化、数字化传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算法对语音和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然后把这些视频数据按IP等相关协议进行打包,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传输到接收地,再把这些视频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视频信号,从而达到由IP网络传送视频的目的。在VoIP系统中,模拟语音图像信号被数字化,并以数据包流

5、的形式通过数据网进行传送.P网络允许数据报各自独立的寻找最佳路径到达目的地,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来自同一源地址的数据包会以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目的地,数据包到达时顺序可能是完全混乱的,带有不同的延时或根本就不能到达。然而在目的地这些数据包会被重新排序(不能到达的数据包则重发)并还原为原始的视频信号。VP技术可以保证正确的还原视频信号,弥补由于延时所带来的断续和丢包等现象。具体实现上,用户建立通话连接过程见图.图1 用户建立IP视频通话连接过程 注:用户通过配置摄像头、麦克风、耳机的微机和视频会议必须的软件、硬件实现会议可视通信 VoI的核心与关键设备是VI网关。VP网关具

6、有路由管理功能,它把各地区视频会议电视地址映射为相应的网关IP地址。这些信息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有关处理软件完成呼叫处理、数字视频打包、路由管理等功能.在用户拨打oP视频电话时,VoIP网关根据网络电话地址数据库资料,确定相应网关的P地址,并将此IP地址加入IP数据包中,同时选择最佳路由,以减少传输时延,P数据包经因特网到达目的地VP网关.IP视频会议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见图.图2 VoIP视频会议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 VoIP技术可以采用ITUT H。323 v标准。首先,面对的是P网的带宽问题。作为经验值,可接受的图像质量要求34bit/s的速率,即使利用H。63编码方式,也需28256bit

7、s。由于是交互式通信,加上网络传送的负荷,如数据的纠错,加密等附加信息的加入,一个实际的点对点的可视通话,可能要占据此带宽的2。5倍(0090kbits)。所以若一个局域网内有若干个用户拥有视频终端,就需要网络升级为00bit/,或至少是交换型1Mbit/s以太网。 其次,交互式通信对时延和抖动很敏感。H.33采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且引入RTP/RTCP协议来作为视频音频码流的同步机制,这些方法使局域网上的H。323通信具有较好的实时效果.但当网络中涉及到I路由器,时延又成为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路由器应采用SPF等处理较快的协议,并且在企业网内,网络管理员应对其路由器进行专门

8、设置,如RSVP,以确保网络时延在一定范围内。另外一个考虑是采用AM作为骨干网来连接各地局域网.由于AM是面向连接的技术,它可以很好地解决传输时延问题。而AT和P技术的结合,地址的转换,目前主要有两个解决方案:叠加模式和集成模式。叠加模型已由早期的PO、LAE发展到现在很热门的MA;集成模型也已由厂家专有的I wh等发展到EF的MPLS建议。三、I视频会议通信的IP数据报编码原理与分析IP视频会议通信主要采用三个技术:一是采用了压缩编码及基于TCP/IP的包交换技术;二是利用了具有统计复用的IP数据网;三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光纤传输技术,因此其资源占用率高.IP视频信息以分组数据的形式在数据网中

9、传输.因此,在视频终端和数据传输网络之间需要一个信源编码器,将连续的视频信号分割成一定长度的多个视频数据分组,并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减小信源消息的多余度,降低传码率,提高传码的有效性.又因为采用基于TCIP协议的包交换技术,所以在传送前,将压缩后得到的数据封装到P数据包中实现在IP交换网中的传输,因此网络上实际传送的码流并不是编码后输出净码流而是经过封装后的码流。它的一般封装形式为:在数据包前加上IP包头、DP包头和RT包头,通过增加这些冗余字节,达到寻址、提高可靠性等功能。封装的效率取决于一个RTP包中打多少数量的数据包。RTP包头所打的视频包越多,封装效率就越高,单位流量也就越小,电路利用率

10、就越高,但同时,由于RTP包头所携带的视频包个数增加,单个IP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包括编码时延、打包时延、处理时延、网络时延、缓冲排队时延等)在一个视频来回的历时加长,全网时延就加大,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对方迟钝”。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在提高电路利用率和减少时延中做出选择,以达到两者的最优。视频通信系统是通过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来提高信道传输消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视频通信系统采用信源编码来压缩视频图像和语音数据的。当t1时刻到来时,检测到视频信号,此时再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当时刻到来时,检测到视频信号的渐渐衰落而进入抑制编码阶段,即编码间隔进行适当的调整,当视频信号消失时,编码间隔趋于无穷大

11、,从而提高了编码效率。 信道编码是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增加某些码元,使之具有纠错或检错功能,在IP视频通信中,就是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在数据包前封装某些信息,例如寻址信息,使之能正确的传输到目的地。由于I是基于C/I协议的包交换技术,因此它在进行视频包交换时,每一个视频包前必须加上IP包头、UD包头和T包头,这些包头如果采用某些压缩技术是可以达到提高网路利用率的目的,但随之产生的误码也将会增加,可使用信道编码中纠错或检错方法来解决。四、IP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构成目前电信级V系统一般由IP电话终端、接入网关、网关(Gtw)、关守(Gateeper)、网管系统、认证计费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12、1.终端:IP电话终端包括传统的配置了摄像头、麦克风、耳机的计算机、即集语音、数据和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业务终端。其中该计算机需要配置相应的软硬件支持模块,如用户视频会议通信的软件模块,视频(63,h。263+),音频(G.71,G.723,G。72)硬件编码,解码模块。2。接入设备:接入设备即网络交换机,集线器等微机接入网络的设备,它的作用是接入网络,并与VoIP网关连接,使用户通过软件实现与其他视频会议者的通信. 3.VoIP网关: VoP网关可以先对所需传送的IP视频通信的数据进行常用可靠加密算法如A,DES等加密(加密程度具体可以根据需要决定),以确保数据安全性,然后根据其数据报寻址信息

13、(如虚拟的网络电话号码等),数据安全信息,正确可靠的把它传输到目的地被叫用户的oI网关端,由被叫端的网关对P数据包进行解密,还原为可被终端解码而识别的视频音频信号.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话到电话的VIP电话的通信过程。 4.网闸(teeepe):网闸实际上是IP电话网的智能集线器,是整个系统的服务平台,负责系统的管理、配置和维护.网闸提供的功能有拨号方案管理、安全性管理、集中账务管理、数据库管理和备份、网络管理等等。网闸按管理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目录网闸、区域网闸,整网通过目录网闸同其他P电话运营网络实现互通。 .网管系统:网管系统的功能是管理整个I电话系统,包括设备的控制及配置,数据配给,

14、拨号方案管理及负载均衡、远程监控等。 6.认证计费系统:认证计费系统的功能是对用户的鉴别用户是否为有权用户并对呼叫进行费用计算,同时提供相应的单据和统计报表.认证计费系统可以由视频会议系统制造商提供,也可以由第三方制作,但此时需IP电话系统制造商提供其软件数据接口。 五、oI的关键技术 传统的IP网络主要是用来传输数据业务,采用的是无连接的技术,因此没有服务质量保证,存在分组丢失、失序到达和时延抖动等情况。数据业务对此要求不高,但视频数据属于实时业务,对时序、时延等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特殊措施来保障一定的业务质量。VoIP的关键技术包括:信令技术、编码技术、实时传输技术、服务质量(QoS

15、)保证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等。1.信令技术 信令技术保证电话呼叫的顺利实现和话音质量,目前被广泛接受的VoI控制信令体系包括IUT的.323系列和IEF的会话初始化协议IP。 IU的。323系列建议定义了在无业务质量保证的因特网或其它分组网络上多媒体通信的协议及其规程。H。32标准是局域网、广域网、Innet和Intere上的多媒体提供技术基础保障.H。33提供设备之间、高层应用之间和提供商之间的互操作性。它不依赖于网络结构,独立于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持多点功能、组播和带宽管理。H。323具备相当的灵活性,支持包含不同功能的节点之间的会议和不同网络之间的会议。32建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中的信息流包括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信息流采用H225.0建议方式来打包和传送。H323标准中的重点是来定义呼叫连接过程.它首先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会议系统元件:网闸(Gekeee)。网闸的主要作用是P地址转换、带宽管理控制等与呼叫有关的功能。.323呼叫建立过程涉及到三种信令:RAS信令,H.225。0呼叫信令和H.2控制信令。其中RA信令用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