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87159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学校年度德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从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立,以德育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进步学生的道德素质。总结如下;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强。本学期,我校抓住有利时机,严密结合形势,挖掘德育教育内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在3月1日组织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我们一起走”的学雷锋活动,与城管队各班也结合了实际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各种活动,增强了学生爱师、爱生、爱班、爱校、爱国友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责任心。我们如今从是的教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事业。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时时处

2、处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因为老师良好的形象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他靠平时对自己一言一行的严格要求,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对着这些镜子学习做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老师无论是在备课、讲话、辅导、作业、修改和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上、还是在做学生工作、家访以及校内外教育活动中,都要遵守老师道德标准,特别青年老师要在长期的理论中锻炼自己,在教书育人生涯中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二、培养深沉的师生感情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忧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老师有偏心,厌弃自己。由此,他会对老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承受老师的教育。因此,老

3、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化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制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老师假如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擅长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为。四、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敏多样的

4、教育措施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展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展因材施教。为了因材施教,老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化调查研究,理解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p 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翻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五、强调校规制定班规,标准养成教育。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答复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

5、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抱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承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正确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根底,是建立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根底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

6、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展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情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同学宣读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以及学校的标准。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合适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络实际逐一进展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展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指导、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提醒、引导下

7、,逐渐地由“他律”开展为“自律”。六、运用鼓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拟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展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典范、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鼓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老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老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鼓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区分是非的才能,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七、制定评

8、价制度,落实养成教育。制定评价制度对进展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视作用。在对学生进展了常规宣传之后,我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开展夺“七彩龙珠”的活动。每日进展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颗龙珠。每周进展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热情之星”、“发言之星”等。每个学生不能连续两周评上同一种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许多的家长反映小孩在家的行为习惯不如意,于是我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络,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开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进步,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展如今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