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及古诗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87142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常识及古诗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学常识及古诗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学常识及古诗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学常识及古诗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学常识及古诗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及古诗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常识及古诗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以及检测 雷凤兰日积月累一(一)古诗: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二)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 雅 颂。2.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天问 离骚 九歌 九章 。3.赋是两汉400余年中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期间涌现了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贾谊和枚乘是西汉的辞赋代表作家。 检测:一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补充完整1、诗经是我国_诗歌总集,共有_篇,分为_,_,_。2、_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代表作有: _,_,_等。3、赋是两汉400余年中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期间涌现了

2、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_和枚乘是西汉的辞赋代表作家。(二)默写古诗小儿垂钓日积月累二(一)、古诗: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文学常识: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史记有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认识了野人星期五。(三)背诵: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月下独酌)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检测:二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补充诗句1.举杯邀明月,_。2._,散入春风满洛城。(二)我知道1.

3、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史记有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史家之绝唱,_”。2.“建安七子”:_、陈琳、王粲、_、阮瑀、应玚、刘桢。3.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认识了野人_。(三)默写古诗小儿垂钓日积月累三(一)古诗: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桥 风)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3.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5.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6. 三万里沙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文学常识:1.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兴盛,代表人物

4、有:孟浩然,王维等人。2. 盛唐时期,边塞诗人有: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人。3.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检测:三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 我会背诵1、 解落三秋叶,_。( 李桥 风)2、_,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3、_,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4、_,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5、九曲黄河万里沙,_。(刘禹锡浪淘沙)6、三万里沙东入海,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文学常识:1、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兴盛,代表人物有:_,王维等人。2、盛唐时期,边塞诗人有:_,_,岑参等人。3、_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日积月累四(一)古诗:江南春 唐 杜牧千里

5、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文学常识:1. 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2. 元末明初,南戏由戏文过渡到传奇,被人称为“四大传奇”或“古戏四大家”,作品有荆钗记、刘知远(又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3. 李白写月亮:诗很多,如静夜思,峨眉山月歌 月下独酌 关山月右朗月行等。检测:四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 杜甫的诗被誉为“_”,他也被称为“_”。2. 元末明初,南戏由戏文过渡到传奇,被人称为“四大传奇”或“古戏四大家”,作品有_、刘知远(又称白兔记)、_、杀狗记 。3. 李白写月亮:诗很多,如_,峨眉山月歌、 _ 、关山月右

6、朗月行等。(二)默写古诗江南春日积月累五(一)古诗:山行 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文学常识:1.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的英国杰出作家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是唐僧四人历尽苦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3.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加西莫多描写的丑陋不堪目的是为了与他内在美好的心灵对照。(三)背诵: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2.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检测:五(一) 我喜欢的诗句1、会当凌绝顶,_。(杜甫 望岳)2、_,天寒白屋贫。(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二)文学常识:1._是十八

7、世纪的英国杰出作家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2._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是唐僧四人历尽苦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3.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_描写的丑陋不堪目的是为了与他内在美好的心灵对照。(三)默写古诗山行日积月累六(一)古诗: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 胡令能小儿垂钓)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 李绅悯农二)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山行)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 贾岛寻隐者不遇)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二)文学常识:1.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2.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

8、。3.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的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检测六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 我能背诵1、路人借问遥招手,_。2、_,农夫犹饿死。3、停车坐爱枫林晚,_。4、只在此山中,_。5、_,多少楼台烟雨中。(二)文学常识1._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2.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_”,“后羿射日”,“精卫填海”,“_”。3._是中国伟大的的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_”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日积月累七(一)古诗: 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二)文学常识:1. 春秋战

9、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2.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三)名句欣赏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 晓春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检测七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名句欣赏1、草树知春不久归,_。2、_,草色遥看近却无。(二)文学常识:1.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_和_,道家的老子和_,法家的韩非子。2.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

10、写的史记,被鲁迅誉为“_,_”。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二) 默写蜂日积月累八(一)古诗: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二)文学常识:1.建安“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曹植的七步诗得来的。曹家人才辈出,称象的小男孩叫曹冲。2.“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分别指李白,杜甫。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3.第一位女词人,被称作“三瘦词人”,这是宋代的李清照。检测八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建安“三曹”指的是_,曹丕,_,“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曹植的七步诗得来的。曹家人才辈出,称

11、象的小男孩叫_。2.“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分别指_,_。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3.第一位女词人,被称作“三瘦词人”,这是宋代的_。(二)默写江上渔者日积月累九(一)古诗: 元日宋 王安石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二)文学常识:1、一门父子“三词客” 指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指: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2、 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是指李白和杜甫。(三) 佳句欣赏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

12、参逢入京使)检测九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 我喜欢的诗句1、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2、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二)文学常识:1、一门父子“三词客” 指_、_、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指:_ 柳宗元 、 欧阳修 _。2、 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是指_和_。(三)默写元日日积月累十(一)古诗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文学常识:1.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2.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3.我国第一个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西游记 。(三)佳句欣赏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检测十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 我会写诗句1、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