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86889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大学语文基础教学大纲(讨论稿)课程名称:大学语文基础(一) 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 (A)学分:4分 总学时:72实验(上机)学时:无开课专业:小学教育、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大学语文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为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

2、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大学语文基础是培

3、养、提高自学者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它是学生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部分 语文知识部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用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二、课程内容(一)语言基础知识(二)文学基础知识三、考核知识点(一)语言基础知识课文中出现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等语言基础知识。(二)文学基础知识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常见文体的特点等等。四、考核要求1、识记: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诗歌

4、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等。2、领会: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常见文体的特点等。3、简单应用:要求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1)文言实词的考核。主要是解释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具体含义。(2)文言虚词的考核。主要是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3)文言句式的考核。主要是了解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叙句式等。要求在古文

5、今译时,能把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正确地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4、综合应用:各类语言文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第二部分 课文阅读分析部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使学生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意识。二、课程内容(凡标有“”者,为精读课文,其余为泛读课文。)1. 大同2. 封建论3. 滑铁卢的一分钟4. 诗经七月5. 楚辞招魂6. 忆菊7. 萧萧8.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9.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10. 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11. 左传晋

6、公子重耳之亡12.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3. 长恨歌14. 牡丹亭惊梦15. 伤逝16. 迟桂花(节选)17. 伊豆的舞女18. 带阁楼的房子(节选)19. 老子五章20. 秋水(节选)21. 饮酒(选二)22. 游黄山后记23. 西铭24. 诗八首25. 回答26. 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27.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28. 我们的宇宙图像29. 世说新语六则30. 丹青引31. “慢慢走,欣赏啊!”32. 中国书法33. 说园34. 洛神赋35. 春江花月夜36. 李白诗二首37. 秋兴八首(选二)38. 无题二首39.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至久)40.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41. 八声甘州

7、(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2. 祭石曼卿文43. 赤壁赋44.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5. 临安春雨初霁46.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47. 乐园鸟48. 墓49. 竹林的故事50. 听泉51. 论语十二章52. 与友人论学书5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54. 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第三部分 作文部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作文主要是考核自学应考者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应考者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测试。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二、课程内容教材中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基础知识及其主要特征。作文考核

8、的重点是记叙、议论和说明的能力。三、考核知识点(一)议论文(二)记叙文(三)说明文四、考核要求1、识记:文体基础知识2、领会:(1)记叙文文体知识。重点识记并理解: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描写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方式:白描、细描、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观描写、客观描写。抒情方式:结合叙述的抒情、结合描写的抒情、结合议论的抒情。(2)议论文文体知识。重点识记并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的方式: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喻证法。反驳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议论文结构的二个基本类型:并列式、层递式。(3)说明文文体知识。重点识记并理解: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定义法、诠释法、比较法、数字法、分类法、举例法、图表法。3、简单应用:各类文体分析4、综合应用:各类文体写作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