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86827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一、 成绩二、题型三、计划1、一、本次考试体现出四大特点:1、与学情摸底考试、xx省适应性考试相比进步幅度较大。2、与往年高三年级相比,潜力生多。3、文理科相比,文科成绩突出。4、与往年相比,普通班进入种子选手和潜力生的人数多。二、下一步教学的三项要求:1、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1)最对本学期教学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评估,看哪些问题是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以便提高三轮复习针对性和实效性。(2)制定好三轮模拟训练的计划。从训练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多长时间、采取什么方式等方

2、面做出具体安排。(3)抓住四项重点。一是对已经做过的典型题型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二是随时关注近期各种高考模拟试题中 的新题型,连同答案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必要时进行针对性讲评;三是对照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推测高考方向,审视我 们的不足,及时予以弥补;四是收集高考真题中的客观试题分类进行强化,以达到回归基础的目的。(4)加强对学生后期复习的指导工作。比如查阅错题本、反思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记忆相关知识等。2、提高试卷讲评的效度。(1)两类问题必讲。一类是教师认为的重点知识和典型题型;一类是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2)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即讲答案,注重规

3、范;讲问题,注重纠错;讲知识,注重强化落实;讲思路,注重培养能力。(3)两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第一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着重放在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以及如何做答的三个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或进行必要的 变式训练,以达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目的。第二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第一种方法。首先由教师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种方法。先让存在问题的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然后针对错误的思维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澄清错误认识,从中吸取教训。第三种方法。教师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一、总体评价 2

4、011学年高三语文市二模考试题较规范,没有偏题,试题的结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与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2011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基本相符,知识点全、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既体现了新课程高考的要求,也考虑了目前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暴露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一)语言文字运用 试卷抽样调查(以下各题抽样都来源于13个班级学生)题号1234567题型考点语音字形成语病句排序语言概括语言运用得分率0.490.240.600.34

5、0.340.550.56 1、语音题。“着陆”“晕车”生活中常被误读,“刚愎自用”虽复习过,模拟卷中也经常出现,但实际运用不常见,所以这几个字的读音迷惑性大。正确选项中学生又纠结于“穴位”徘徊于是第二声还是第四声,虽然这个字上一次考试刚考过。 2、字形题。“弥天大谎”与“丧失殆尽”有迷惑性,可C项“轰然”实在难以看不出,学生容易选错。 3、成语题。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因不了解B项的“爽约”的语意和C项“闪烁其词”俗语的确切意义,最后导致失分,但难度适中。 4、病句题。这次的试题A项的句式杂糅D项的表意不明马上可以排除。从试卷来看很多学生在B、C之间摇摆。B项中中途易辙没有看出来,所以

6、导致失分,失分情况严重。 5、排序题。这道学生以做两次,本来难度不大,但失分严重。要解答好这类题,有时语境中的指代词很关键,如果明确这道题中的“这些建筑形象”“这种形象”分别指代哪些具体内容,答案就容易出来。 6、语段内容的概括。概括时没有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导致内容遗漏没找到要点。 7、图文转换语句题。大部分的学生能拿到3分。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题干提示“温州市水利机关服务品牌形标识”,不会读取图中信息,进行分析。答题也缺乏条理性。教学建议 基础知识点的复习要落到实处,这部分内容已复习,但知识点的掌握不容乐观,基础知识选择题回答得好坏有时就决定语文成绩的高低,尤其要重视,需要老师的需掌握

7、的知识做精细的梳理,以便学生识记,加强查漏补缺,特别要对病句题加强训练。(二)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8题难度值为0.15,学生失分的原因B项和C项都不符合原文,导致学生摇摆不定,因错选B 。第9题难度值为0.21,这道题难度很大,学生无法判别。第10题难度值为0.,难度不大只要找到信息区文章最后一段就可以归纳出来。文学类现代文阅读 第11题第、小题难度值分别为0.、.,部分学生对对文本理解不正确,没有回到文本去理解;答题不完整,也没用理解中心。 第12题难度值为0.39,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贵”这个词语与下文的“三岁孩童的杰作” 这个词语进行对照理解。部分学生答题没有联系上下文,没有抓住语

8、句中的重点词语,没有抓住中心,以致答题较空泛,失分较大。第13题难度值为0.37,概括画家形象,没有具体答出前后两个方面的要点,学生没有真正把握主旨。第14题难度值为0.53,学生不会很好地根据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有些学生理解为画家后来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主题,甚至语多臆断。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细读文本习惯,加强阅读技巧训练,让学生较好把握文章内容与中心; 2、要训练答题的角度意识(从内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中心主旨等); 3、加强答题步骤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更规范。(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第16题难度值为0.74,这道题没有难度。 第17题难度值为0.49,这道题学生主要在A和B

9、选项中徘徊,因为课内文句掌握不好,学生要加强文言课内文句理解。第19题的平均分为0.25,得分率较低,学生还不能理解句子意思,也没有很好掌握断句技巧,断句要求也较高,错一处扣一分。第20题翻译题。学生无法文章内容及文中内在第1小题难度值为0.46,属于难度一般翻译的句子。学生能联系其他题目里的暗示,几个采分不很难得分。一个“唯”,一个“赖”,和一判断句式,学生都能译出来。另一个“终”,给学生造成了障碍。第2小题难度值为0.43,句式“非而”学生有困难,其他几个采分点在翻译时各方面互有得失。教学建议 文言知识点的复习要落到实处,这部分内容已复习,但知识点的掌握较好,尤其要重视,需要老师的需掌握的

10、知识做精细的梳理,以便学生识记,加强查漏补缺,特别要对断句题与翻译题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技巧。诗歌阅读 这次考的诗歌内容是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第21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进行练字,难度值为0.43。题目问得非常明确。大部分同学都能抓住“一身”,“万死”两相对比,“六千里”“十二年”两相对比,来回答。但是班中个别同学写得不全面,只是针对这两方面内容中的一个方面来分析,这样只得了2分,由于理解全面,导致失分。第22题:考查的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难度值为0.42。大部分同学都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情感的变化,但对表达情感的细节把握不准确。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未能抓住题干中的细节二字进行具体的分析,反而

11、把凄恻、哀伤而惆怅的情感分析得很细致。论语阅读 从试题难度来看并不算难,考查对论语思想的基本掌握。但是从得分来看,学生对论语掌握得很不扎实。第23题关于孔子治国思想的解读难度为0.47,亮点在于能正确读懂文意,概括用语简明扼要。不足之处在于读不懂文本,胡乱解答,学生没有掌握好解题方法。第24题关于孔子的不同回答原因的解读难度值为0.48,亮点在于能读懂题干,不足之处在于对韩非子“义利观”不理解,不能明确答题,没有针对文中具体点进行分析。古诗文默写 第25题默写难度值为0.69,总体来讲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试卷上要求的语句。但是真正拿到满分也不多,原因在于不会背和写错别字。教学建议 学生对背诵的内容

12、又开始生疏,要加强背诵与默写,特别多举行默写限时训练。(四)作文部分 此次作文是材料加标题,没有审题难度,写作内容广泛,但写作导向非常明确。存在的问题: 1、选材泛而不深入。大多数学生觉得审题容易,要写的内容很多,忽视了对材料的精心选择,显得泛泛而谈;没有真正的感悟和真情实感,显得无病呻吟。不符合“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2、立意角度不好。虽然审题没有障碍,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领会命题意图,导致立意的角度不好,写出的文章大多没有新意,只是停留在描写和记叙上,许多文章有“雷同”感,甚至出现幼稚化倾向,如比较多的同学以“去看家乡”为题,与初中学生写看家乡的文中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除了几篇水平好的作文

13、,整体得分不高,最低10分,平均分37.5分。 3、大部分同学作文没有“亮点”,语言比较枯燥,吸引不了阅卷老师的眼球,而“亮点”在考场作文中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加大亮点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补救措施 1、继续进行选材训练,使大多数学生准确掌握精心选材能力,正确引导同学们对材料的正确引用,使之有效地为整篇作文服务。日常作文时,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文采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引导学生把握最佳立意的能力。 3、正确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人文,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厚重感和文化气息。 4、规范书写、文面、标点符号等。三、教学启示

14、 针对以上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后的教学方向及重点是: 1、查漏补缺,落到实处。如字词音形义要特别关注常见易错的;词语运用和病句辩析充分利用错题集,关注范例,做好必要的积累;默写题几句中一般有三句出自“背诵参考篇目24篇”,这6分必须全得。复习的后阶段可以采用小题训练的形式,四道基础题加上默写题,一天一张,每次10钟,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2、加强古诗文阅读的复习。本次古诗文阅读学生整体的得分率并不是很高。所以今后要加强对文言文各种体裁的练习,不仅仅是做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还要加强对论语的复习,因为论语的博大精深,如果希望学生能深入的领会其中的思想难度很大,所以还应该是侧重学生的背诵上面。

15、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熟悉每篇课文的基本思想,特别是10篇教读课文。还要加强诗歌鉴赏的复习,除了解题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接触诗歌,多读诗歌,从而减少对诗歌的畏惧心理。 3、加强答题训练,提高表述能力。从答题情况来看,一些学生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仔细,以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另外,学生表述水平总体偏低,要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平时可多做些短句练习,多思考比较,多咬文嚼字、仔细揣摩、反复修改,从而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述时注意分条分层,从不同方面来回答问题,从而合乎评卷“踩点给分”要求。 4、加强作文审题指导和写作训练。这次作文学生因审题失分的较多,所以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要重视学生的审题指导,这种审题指导并不一定要在作文课上,其实每一堂课的前几分钟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则材料,进行审题指导。四、几点建议 本试卷总体来讲很不错,有一定的区分度。但也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创新题很少,有些题型没有很好地紧跟一模题型,题型有点老。小阅读与作文题都是有关网络这个话题,存在媚俗、趋时,缺乏人文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