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美味的粽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86700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美味的粽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案例美味的粽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美味的粽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美味的粽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思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可不得不承认的是,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逐渐遗忘的节日,孩子们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孩子们只知道吃粽子,至于为什么要吃粽子、粽子有什么馅的、粽子是怎么包的?他们了解的很少。希望通过美味的粽子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案例 美味的粽子 西来镇土桥幼儿园 顾红琴活动目标:1、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2、 感受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1、各

2、式各样的粽子若干。2、请每个幼儿带一只自己家包的粽子来园。3、芦叶、糯米、馅料、五彩线等。活动过程:1、展示不同款式的粽子,如肉粽子、豆沙粽、花生枣粽等,请幼儿观察、比较。2、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为什么吃粽子?向幼儿介绍吃粽子习俗的起源: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说:给蛟龙吃粽子,是为了不让蛟龙吞吃屈原。好多年后,人们不再把包好的东西投入江中,渐渐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3、请幼儿将各自带来的粽子解开,观察各种粽子所采用的原料,说说粽子的气味、颜色和形状。4、请幼儿互相品尝自己家包的粽子,分享其独特的

3、味道。5、请幼儿选出一款最喜欢吃的粽子并说出原因。6、与幼儿一同朗诵有关儿歌,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7、引导幼儿回忆端午节还有吃什么食物的习俗。(如:吃五红、挂艾叶、菖蒲等)8、讨论:粽子是怎么包的呢?(1)引导幼儿观看包粽子录像。(2)分小组动手学包粽子。教学反思: 精彩的导入是成功的开端。刚开始我引导幼儿参观各式各样的粽子,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就这样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有的介绍自己吃过什么形状的粽子,有的谈论自己吃过什么馅的粽子,还有的漫话自己的生活感受在轻松的对话氛围中,师幼共同开启了愉悦的学习之旅。这引起了活动的第一个高潮。活动的第二个高潮是,幼儿互相品尝自己家包的粽子,分享其独特的味道。课堂的第三个高潮正如预期的那样。活动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学包粽子,感受端午节的气氛。几乎每个小组都体现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小组内一个孩子拿着粽叶,一个在旁边装米,另一个拿着绳子帮忙捆,失败了再来,忙得不亦乐乎。当然,在活动中真正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意识到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更需要我们的保护。不断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