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864823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案设计大庆市直机关第一小学 赵红星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大庆市直机关一小 赵红星【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6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会求出第三个角度。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索性质的

2、过程。【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相关知识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三个内角的和。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进行度量,运用折叠、拼凑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扩充了学生认识图形的一般规律从直观感性的认识到具体的性质探索,更加深入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校状况及学生分析】 大庆市直机关一小1987年建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齐全。生源非常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对于我们班的来说基础较好,动手能力很强,对于图形的形象思维较好。能够顺利的完成第一个活动,部分同学对于第二各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

3、指导。另外学生在活动时有序和有效性不高,恰恰本节课操作的、活动地方较多,所以教师的组织性、引导性很重要。【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出示课件,提出两个两个疑问:1、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的对话我比你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是这样的吗?2、三个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的争论。我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内角和各不相同,是这样的吗?老师发现它们争论的焦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设计意图:是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导入新课,使学生产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让学生在疑问与猜想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二、初建模型,实际验证自己的猜想在

4、第一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把小组的测量结果和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全班进行交流。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内角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意图是为了照顾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学生相互帮助。每两人利用量角器进行实际的测量研究一种三角形并通过小组的讨论及全班流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度

5、的事实,简单有效的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三、再建模型,彻底的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都是或接近180度。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人不同、测量工具不同可能产生一些误差。有的同学难免可能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呢?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除了测量外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我们手中的三角形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对有困难和有疑问的同学进行提示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到前面演示验证的方法,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设计意图进一步的突破重点和难点加强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并讲

6、平角是180度的旧知识进行了迁移和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四、应用新知,巩固练习1、算一算,对于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给出其中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1小题属于基本练习)2、试一试,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的一个角求另一个角的度数3、想一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如何算出它的两个底角;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求三角形的顶角。(2、3小题属于小综合题)4、说一说,判断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两个锐角的和等90度;等腰三角形沿着高对折,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这些说法是否正确?由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对吗?(4题

7、灵活运用)设计意图,这些习题的设计是充分的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五、拓展与延伸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事实来探讨四边形、五边行的内角和。设计意图: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创设情景,一开始设计两个疑问激发学生需要。注重动手操作,引导自主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加一加、折一折、(或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8、,去自主探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差异注重创新思维,渗透教学思维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体教学有机结合。如在开展实验时,组织学生六人一组、每两人研究一类三角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交往互动,启迪思维。点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功教学的前提是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先通过问题情景的形式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再鼓励学生开展“量、拼”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并让学生在多层交往中相互启发、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情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庆市直机关一小 孙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