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857797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审计重要性概念在实务中的应用 摘要审计重要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也许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错报的严重限度。重要性水平是一种职业判断,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过去执业中所形成的惯例和经验。注册会计师既不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过高,也不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过低。如果定得过高,虽然面临的困难较小,审计成本较低,即检查风险较小,但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错报往往没有查出,导致使用者决策失误并发生损失,从而引起诉讼。反之,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过低,虽然可以将影响使用者决策的错报都查出来,不会被起诉,但由于需要查出的错报太多,因此会发生较多的审计成本,减少审计效率。在拟定审计程序和评价审计成果时,

2、如果审计师能合理运用重要性水平,恰当分派重要性账户,就能较好的控制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否则,将减少审计效率,增长审计风险。本文从对审计重要性内涵的解析开始,着重论述了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拟定以及审计重要性水平在筹划阶段,实行阶段和报告阶段在实践中的应用。核心词:审计,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实践应用the pacic o uit importnc th application of cnepts BSTRAT In derininthe uditprodurend ealuaon ait rest, if heauditorcarasale use of imrtce leel, rper alo

3、catin iorance ca betterccount, s contro dmove their efiincy,oherise, il uce auditefficiency, increase te audit ris.The portae f auit fo th connottio of he anatical begning, aily isused the adtor proessinal judmentbility,ad theproperhanli f materi misatetr an che for impoing audi rik reltionshpusefu

4、IporacelvAnd te corespodig t orwar soe uggssHope to be abe tostngthnhe audit the pplication inpracic themportancelevel hahepd.KEY WOS: Imprtace of the evel of leable reeor Apliatin of te rik level of materil missttment目录前 言1第1章审计重要性概念及理解211重要性的概念2.1.1 重要性定义12审计重要性含义的理解21.1 审计重要性不是重要的审计事项21.2 重要性概念中的

5、错报涉及漏报21.2. 重要性涉及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31.2.4重要性的拟定离不开具体环境31.2.5 合理拟定重要性水平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4第2章如何拟定审计重要性水平.1 重要性水平的拟定52.1 重要性考虑的因素。5第章审计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的区别3.1 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的区别73.2 有关CP采用抽样审计措施、报告审计结论的建议7第4章审计重要性的意义8.1 重要性具有的意义第5章审计重要性水平在实践中的应用95.1在实践中应用重要性水平9.1 深刻结识审计重要性是对的运用的前提.1. 过硬专业判断能力。是恰当拟定重要性水平的主线保证95.1.3恰当解决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

6、险关系是应用好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核心9结论1谢 辞2参照文献13前 言自0世纪80年代以来审计风险始终是审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但是对审计重要性及其水平应用的研究却十分的少见,浮现了热点研究中的冷点问题。而审计重要性及水平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她们审计风险的大小和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如何对的地应用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合理拟定重要性水平.既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又能使审计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将是审计师应充足关注的一种问题。 第1章审计重要性概念意义及理解11 审计

7、重要性的意义对的地理解和运用重要性这一概念 ,对于有效地加强审计监督 ,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吸取和应用这个概念有助于增进国内会计审计与国际同领域的接轨。在西方国家 ,由私人会计公司所进行的社会审计对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一方面与监督体制有关 ,另一方面 ,也必须有科学的审计理论和措施体系。国内会计制度的改革,使财会人员由双重身份变为单一角色 ,即不再过度强调财会人员要代表国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这就使得审计在社会监督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 ,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顺利完成这一重要使命 ,必须建立科学理论研究的完善的审计理论和措施

8、,规范审计业务程序 ,涉及对重要性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经济活动 日趋复杂 ,公司的数量和规模日趋扩大,会计资料日益增多 ,在这种状况下 ,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已不也许对所有资料进行具体的审查 ,而多是在抽查的基本上推断被查总体的可靠性,审计人员必须抓住那些重要的信息加以揭示和公证 ,而对那些不致影响整体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的细枝末节则要加以忽视 ,为此审计人员必须充足理解运用重要性的概念 ,以便较好地完毕审计目的,节省审计费用 ,提高审计效率。掌握和运用重要性概念也有助于审计人员恰本地收集审计证据,控制审计风险。实际应用中,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查单位的具体状况 ,为被审查单位规定一种最大的误差

9、范畴,即拟定一种重要性的限额。这个限额规定得越低,规定审计人员审查得越细微,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就越多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 ,作出对的的审计结论的也许性就越大,审计风险就越低。这样 ,审计人员完全有也许通过运用重要性的概念 ,对的地决策收集证据的多少,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1.2审计重要性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S)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国内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221号重要性中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她错报也许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

10、重大的。在审计实务工作中,重要性水平是一种数量或金额临界点,而不是为达到信息有用性所要具有的质的特性。13 审计重要性概念的理解13.1 审计重要性不是重要的审计事项不能从“重要”这个字义上去理解“重要性”。审计重要性用金额额度表达。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被称之为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可视为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就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这种错报和漏报就应当被看作是“重要”的。重要性水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限度,是审计风险的“红线”,是注册会计师或信息使用者对审计成果与实际成果差别的最大容忍限度。这一差别在可容忍误差限度内,审计成果不会影响信息

11、使用者的判断。注册会计师将不承当法律责任。反之,注册会计师将也许承当法律责任。.2 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涉及漏报会计报表错报涉及会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会计报表披露的错报以及没有报出的有关信息。在判断重要性时,既要考虑错报或漏报的绝对值,又要考虑这一错报或漏报金额对会计报表的影响范畴。具体来说,错报或漏报金额在会计报表中的波及面越广就越重要,反之则不重要。.3. 重要性涉及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数量是指错报金额的大小,性质是指错报的本质。“重要”既可以指数额之巨大。又可以指性质之严重。在有些状况下,对于某些会计报表披露的错报,从金额上难以判断与否重要,应从性质上进行考虑。在考虑质量要素时要注意如下

12、几点:第一,波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由于舞弊与违法行为反映了管理层或其她人员的诚信存在问题。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蓄意错报或漏报比相似金额的笔误更重要。第二,也许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第三,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潺报。在其她状况下觉得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如果影响到收益趋势,应引起注意。第四,不盼望浮现的错报或漏报。一般状况下,如果发现钞票和实收资本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应当引起高度注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这些内容给以充足的关注。1.3 重要性的拟定离不开具体环境在理论上,重要性水平是一种拟定性概念,否则就不能根据其拟定具体的审计意见类型。但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和拟定

13、只能尽量接近精确。其因素就是由于影响重要性水平判断和拟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数量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和拟定无疑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同性质的因素对其也同样有着特殊的影响,如出目前会计解决中的舞弊和错误,会计报表中各个不同性质的项目等对重要性的判断和拟定均有着特殊影响。运用重要性原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审计对象的重要性不同,同一对象在不同步期的重要性也不同。不同的报表使用者也有着不同的信息规定,因此,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拟定同一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性时得出的成果也许不同。注册会计师不能机械地去套用,而要充足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专业判断,合理评估与拟定重要性水平。1.

14、3.5合理拟定重要性水平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重要性是根据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断标精拟定的,而不是由主观盼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决定。因此,不能通过不合理地人为调高重要性平,减少审计风险。如果拟定的重要性水平过低,就必须扩大审计程序的范畴,追加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证据,从而挥霍了审计时间和人力;如果拟定的重要性水平过高。审计范畴小、审计程序少、收集的审计证据也少,很也许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在审计实务中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非常复杂的。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不能偏离其实际水平,偏高或偏低都是不利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合理的拟定重要性水平。第2章如何拟定审计重要性水平2. 审计重要性水平

15、考虑的因素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应运用职业判断初步拟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拟定审计重点和抽样样本的根据。拟定期应考虑如下因素:(1)被审计单位规模。被审计单位规模的大小对重要性的判断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公司,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大,相对数较小;规模小的公司,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小,相对数较大。(2)错误的性质。如果错误的性质严重,虽然错误的金额较小,也应看作是重要的错误。例如,钞票短缺了0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记账差错引起的,则属于不重要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出纳人员挪用引起的,就属于重要错误。总之,故意的错误比无意的错误重要。由于故意的错误阐明管理不善,而管理不善往往隐含着更严重的问题。此外,也许引起严重后果的错误,也可看作是重要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