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过滤实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85387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 过滤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五 过滤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五 过滤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五 过滤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五 过滤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五 过滤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 过滤实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验 五 过 滤 实 验一、实验目的过滤是具有孔隙的过滤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砂滤是一种 最主要的应用于生产实验的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杂质,而且 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及有机物。本实验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进行清水、原 混水及经混凝后的混水的过滤实验及反冲洗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 掌握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2. 深化理解滤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3. 深入理解反冲洗强度与滤料层膨胀高度间的关系,掌握反冲洗方法。4. 熟悉普通快滤池过滤、反冲洗的工作过程。5. 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

2、度与冲洗膨胀率关 系以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头损失关系的理解。二、实验原理快速过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 其次为筛滤作用和沉淀作用。要想过滤出水水质好,除了滤料组成需符合要求外,沉淀 前或滤前投加混凝剂也是必不可少的。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滤池需要进行冲洗。少数情况下,虽然 水头损失未达到最大允许值,但如果滤池出水浊度超过规定要求,也需进行冲洗。冲洗 强度需满足底部滤层恰好膨胀的要求。根据运行经验,冲洗排水浊度降至1020度以下 可停止冲洗。快滤池冲洗停止时,池中水杂质较多且未投药,故初滤水浊度较高。滤池运行一段 时间(约 510 min

3、 或更长)后,出水浊度开始符合要求。时间长短与原水浊度、出水 浊度要求、药剂投放量、滤速、水温以及冲洗情况有关。如初滤水历时短,初滤水浊度 比要求的出水浊度高不了多少,或者说初滤水对滤池过滤周期出水平均浊度影响不大时, 初滤水可以不排出。为了保证滤池出水水质,常规过滤的滤池进水浊度不宜超过1020度。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 过滤装置(如图 5-1 所示) 1 套2. 浊度仪1 台3. 200mL 烧杯2 个,取水样测浊度用。4. 20mL 量筒 1 个,秒表一块,5. 2 米钢卷尺 1 个,温度计 1 个。过滤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主要由滤柱和测压板两部分组成,为了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滤料应具有一

4、定级配。常用0.5 mm和1.2 mm之间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1. 过滤: 需要过滤的水从过滤柱上部流入依次流经滤料层、承托层、配水区及集水 区,从滤柱的底部流出。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流的杂质增加,水头损失也随之 增长,其增长速度与滤速大小、滤料的颗粒、进水中悬浮物含量等有关,正确确定滤速 滤料的颗粒和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用实验方法确定。2. 反冲洗:为了保证滤后水质和过滤滤速,过滤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滤层进行反冲 洗,使其恢复工作能力,反冲洗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当采用单独水冲洗方法时,随着反 冲洗强度的增加,可使滤料层处于完全膨胀、流化的水态。滤料层的膨胀高度与反冲洗 所需的时间、反冲

5、洗强度及用水量都有密切的关系。过滤柱处理水量:0.1 m?/h。直径100 mm、长度2000 m测压板:长X宽=260 mX2000 mm。测压管:玻璃管巾10 mmXIOOOmm 6根四、实验步骤1. 将滤料进行一次冲洗,冲洗强度逐渐加大到1215 L/s - m2,持续几分钟,以便去除滤 层内的气泡。2. 冲洗完毕,打开初滤水阀门,降低柱内水位。将滤柱有关数据记入记录表。3. 通入浑水,开始过滤,滤速16m/h。开始过滤后1、3、5、10、20、30min时测出水 浊度。并测进水浊度。4. 加大滤速至24m/h,加大滤速后1、3、5、10、20、30min时测出水浊度。并测进水 浊度。5

6、. 结束过滤,用设定的冲洗强度、冲洗时间进行冲洗,观察整个滤层是否均已膨胀。冲 洗结束时,取冲洗排水测浊度、水温。6. 作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实验。测量不同冲洗强度(6、9、12、14、16L/s - m2时 滤层膨胀后的厚度,停止冲洗,测滤层厚度。7. 作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头损失的关系实验。通入清水,测不同滤速(4、 6、 8、 10、 12、 14、16m/h )时滤层顶部测压管水位和滤层底部测压管水位、水温。五、实验数据结果整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同组实验者姓名:过滤柱有关数据滤柱内径(mm)滤料名称滤粒粒径(mm)滤料厚度(mm)150石英砂1.5970表 5-

7、1 不同滤速过滤实验记录表 5-2 滤池冲洗记录冲洗强度 (L / s - m 2)冲洗流量 (L / h)冲洗时间 (min)冲洗水温 C滤层膨胀 情况1000310003表 5-3 冲洗结束时冲洗水浊度、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率关系冲洗强度 (L / s - m 2)冲洗流量 (L / h)滤层膨胀后厚度 (mm)滤层膨胀率 (%)69121416表 5-4 滤池反冲洗实验记录滤速(m / h)流量 (L / h)清洁滤层顶部 测压管水位 (mm)清洁滤层底部 测压管水位 (mm)清洁滤层 的水头损失 (mm)4(1)在反冲洗滤柱中的滤料时,不要使进水阀门开启度过大,应缓慢打开以防滤料冲出 柱外。(2)在过滤实验前,滤料中应保持一定水位,不要把水放空以免过滤实验时测压管中 积有空气。(3)反冲洗时,为了准确地量出砂层厚度,一定要在砂面稳定后再测量,并在每一个反 冲洗流量下连续测量 3 次。六、实验结果讨论1. 滤层内有空气泡时对过滤、冲洗有什么影响?2. 当原水浊度一定时,采取那些措施,能降低初滤水的出水浊度?3. 冲洗强度为何不宜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