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85185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GB 50220-95主编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5 年 9 月 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 1994808 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1986)250 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先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 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

2、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 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5 年 1 月 14 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促 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 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第四条 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 重的原则。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道路管 理的科学技术水平。第六条 国务院

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 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 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1 总则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 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1.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 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 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1.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

4、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 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0.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 规划两个组成部分。1.0.6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应包括下列内容:1.0.6.1 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1.0.6.2 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1.0.6.3 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 和用地规模;1.0.6.4 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1.0.6.5 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1.0.7 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7

5、.1 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 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1.0.7.2 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 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1.0.7.3 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的运量;1.0.7.4 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1.0.7.5 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1.0.8 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优先发展公 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1.0.9 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

6、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1.0.1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 准、规划的规定。2 术语2.0.1 标准货车以载重 4 5t 的汽车为标准车, 其它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有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 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 A.0.1 的规定取值。2.0.2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2.0.3 存车换乘 将自备车辆存放后,改乘公共交通工具而到达目的地的交通方式。2.0.4 出行时耗居民从甲地到乙地在交通行为中所耗费的时间。2.0.5 当量小汽车以 45 座的小客车为标

7、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道路交通量的当量车种。其换 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 A.0.2 取值。2.0.6 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2.0.7 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外侧 , 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2.0.8 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单位为km/km2。2.0.9 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公共交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2.0.10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车身长度7- 10m的640型单节公共汽车为标准车。其它各种型号的车辆,按其不 同的车身长度,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车数。换算系数宜按附录A.0.3取值。2.0.11

8、 公共停车场 为社会公众存放车辆而设置的免费或收费的停车场地,也称社会停车场。2.0.12 货物流通中心 将城市货物的储存、批发、运输组合在一起的机构。2.0.13 货物周转量 在某一时间(年或日)内,各种货物重量与该货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乘积之和, 单位为t km2.0.14 交通方式 从甲地到乙地完成出行目的所采用的交通手段。2.0.15 交通结构 居民出行采用步行、骑车、乘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由这些方式分别承担出 行量在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2.0.16 交通需求管理 抑制城市交通总量的政策性措施。2.0.17 客运能力公共交通工具在单位时间(h)内所能运送的客位数。单位为人

9、次/ h。2.0.18 快速轨道交通以电能为动力, 在轨道上行驶的快速交通工具的总称。通常可按每小时运送能力是否超 过 3 万人次,分为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2.0.19 路抛制 出租汽车不设固定的营业站,而在道路上流动,招揽乘客,采取招手即停的服务方式。2.0.20线路非直线系数公共交通线路首未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环行线的非直线系数按主要集散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2.0.21运送速度衡量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指标。公共交通车辆在线路首末站之间的行程时间(包括各站间与各站停站时间)除行程长度所得的平均速度,单位km/h。3城市公共交通3.1 一般规定3

10、.1.1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 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并应使 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的需求。3.1.2大、中城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取代远距离出行的行车;小城市应完善市 区至郊区的公共交通线路网。3.1.3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在客运高峰时,使95%勺居民乘用下列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应符合表3.1.3的规定。不同规模城市的最大出行时耗和主要公共交通方式表3.1.3城市规模最大出行时耗(min)主要公共交通方式大 200万人60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电车100200 万

11、人50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电车 100 万人1:1-3:1中等城市9:1-16:1 100 万人3:1-9:1小城市不控制5步行交通5.1 一般规定5.1.1 城市中规划步行交通系统应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流向为基本依据。 并应因地制宜 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满足行人活动的要求,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避免无 故中断和任意缩减人行道。5.1.2 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道、城市滨河步道或林荫道的规划,应 与居住区的步行系统,与城市中车站、码头集散广场,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等的步行系统 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步行系统。5.1.3 步行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6 城市

12、货运交通6.1 一般规定6.1.1 城市货运交通量预测应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6.1.2 城市货运交通应包括过境货运交通、出入市货运交通与市内货运交通三个部分。6.1.3 货运车辆场站的规模与布局宜采用大、中、小相结合的原则。大城市宜采用分散 布点;中、小城市宜采用集中布点。场站选址应靠近主要货源点,并与货物流通中心相 结合。6 城市货运交通6.1 一般规定6.1.1 城市货运交通量预测应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6.1.2 城市货运交通应包括过境货运交通、出入市货运交通与市内货运交通三个部分。6.1.3 货运车辆场站的规模与布局宜采用大、中、小相结

13、合的原则。大城市宜采用分散 布点;中、小城市宜采用集中布点。场站选址应靠近主要货源点,并与货物流通中心相 结合。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8.1 城市公共停车场8.1.1 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 公共停车场三类,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 2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 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10%20%。市区宜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8.1.2 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 放货运车辆。 市内公共停车场应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置, 其场址选择应符合城市环境和 车辆出入又不防碍道路畅通的要求。8.1.3 市内机动车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