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847891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说明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院 系: 电 气 工 程 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姓 名:指导教师:2015年 10月 23日 / 目 录第一章原始资料2第二章负载计算3第三章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73.1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站线7第四章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114.1 计算条件114.2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12第五章平面设计5.1 接触网平面设计站场的一般次序:135.2设计的一般技术原那么135.3划分锚段145.4拉出值确实定165.5咽喉区放大图165.6站场平面表格说明17第六章 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6.1混凝土选取支柱

2、选取与校验186.2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206.3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236.4缓和曲线跨距校验26第一章 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 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2、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覆冰厚度:;覆冰密度:。3、悬挂数据: 构造高度为h=1.3m , e=4m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110,Tjm=1000kg。4、土壤特性: 安息角承载力=30, 填方地段。第二章 负载计算一、接触网负载计算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覆冰厚度:;覆冰密度:

3、。承力索JT70:,/1, K风负载体型系数 风速不均匀系数正线接触线CT110:,站线接触线CT85:,风速不均匀系数表计算风速m/s20以下2030313535以上1.000.850.750.70垂直负载:1、 接触线CT110自重负载: 接触线CT85 自重负载: 2、 承力索JT70自重负载: 3、 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4、 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正线: 站线: 5、承力索纯冰负载6、接触线纯冰负载正线:站线:水平负载7、最大风速时承力索风负载8、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传给了定位器而忽略不计)正线:站线9、覆冰时承力索风负载10、覆冰时接触线风负载正线:站线:合成负载

4、11、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 正线: 站线: 12、覆冰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正线:站线:二、最大跨距计算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85,Tjm=1000kg。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110,Tjm=1000kg。条件:Tj=10KN , 当量系数 m=0.90.850.9,直线区段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bjx1=0.5m,曲线区段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bjx2=0.45m,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扰度=0.02m。 直线区段“之字值a=300mm, 曲线区段拉出值a见下表接触线拉出值表对于简单链形悬挂曲线半经R(m)

5、直线拉出值a(mm)4002501503002、接触线张力:直线区段: 3-1式中 最大计算跨距m;接触线额定张力Kgm;接触线受风负载Kg/m;链形悬挂当量系数;最大允许偏移m;直线区段接触线的之字值m;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挠度m。正线:站线:因此取曲线区段:式中 相应曲线半径m;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m。站线:半径R(m)40060015002000最大允许跨距计算值(m)49.2658.1172.8573.45最大允许跨距取用值(m)40406565第三章 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3.1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站线3.1.1 计算条件1、确定最大合成负载有负载计算可知,覆冰时合成负载最

6、大,即 2、确定当量跨距当量跨距由决定,其中为计算锚段内的各个实际跨距m,n为计算锚段内的跨距数,本次设计取3、计算临界负载,确定起始条件。(1) 计算构造系数(2) 确定和判定起始条件对于半补偿链型悬挂,NN计算qlj时,涉及到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承力索张力Tc0,此时它还是未知数,故用下式近似算出,钢承力索取0.75,即由于:因此:取覆冰温度时的条件作为计算的起始条件。即:4、计算最大覆冰或最大风速时承力索的张力,校验起始条件校验起始条件由于选取覆冰温度时的条件作为起始条件,因此要对最大风速时的张力进展校验,而,初始条件不变,不需要验算。即初始条件为: 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承力索张力的准确计算代入

7、上式那么5、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的张力温度曲线:由初始条件可知:由公式那么即:承力索张力-温度数据表如下tx()-10010203040Tcx(KN)15.6714.5713.5012.4811.5010.57可得出有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6、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的弛度温度曲线 承力索弛度由决定Fxtx-10010203040Tcx15.6714.5713.512.4811.510.57Wx0.036720.036720.036720.036720.036720.03672Zx23.1822.0821.0119.9919.0118.08300.178 0.187 0.197 0.207 0.21

8、7 0.228 350.243 0.255 0.268 0.281 0.296 0.311 400.317 0.333 0.350 0.367 0.386 0.406 450.401 0.421 0.442 0.465 0.489 0.514 500.495 0.520 0.546 0.574 0.604 0.635 550.599 0.629 0.661 0.695 0.730 0.768 600.713 0.748 0.786 0.827 0.869 0.914 650.837 0.878 0.923 0.970 1.020 1.073 7、计算并绘制接触线各实际跨距的弛度温度曲线接触线弛

9、度由决定那么曲线为详见附录表8、计算并绘制无载承力索的张力温度曲线由于值,所以根据有载承力索的条件,可以决定无载承力索的起始条件下的张力,其值由下式决定:由此式算出,将、及作为情况,就可以利用公式确定任意温度下无载承力,按一定间隔给出值,即可求出相应的值,如表-1001020304011.271710.17829.09818.05207.05496.1273那么可得曲线,如下:9、计算并绘制无载承力索各实际跨距的弛度温度曲线 由曲线, 又可由求得那么无载承力索各实际跨距内的弛度温度曲线tx-10010203040Tcwx11.271710.17829.09818.0527.05496.1273

10、Fwx300.0049903740.0055265170.006182610.0069858420.0079731820.009180226350.0067924540.0075222040.0084152190.0095085070.0108523860.012495308400.0088717760.009824920.0109913060.0124192750.0141745450.016320402450.0112283420.0124346640.0139108720.0157181450.0179396590.020655509500.013862150.0153514370.01

11、71739150.0194051170.0221477270.025500628550.0167732020.0185752390.0207804380.0234801910.026798750.023480191600.0199614960.022106070.0247304380.0279433680.0318927270.036720905650.0234270340.0259439290.0290239170.0327946470.0374296590.043096062第四章 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4.1 计算条件在设计中,规定在计算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合补偿器的张力差

12、值,代表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张力。1、承力索JT-70:承力索计算截面积:;承力索弹性系数;线胀系数2、接触线CT-85:接触线计算截面积:;接触线弹性系数;线胀系数3、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温差,;,以为计算条件。4、构造高度,5、悬挂的自重合成负载: 接触线的单位自重负载:6、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 吊弦的平均长度站线承力索弛度及吊弦平均长度Li3540506065F00.004130.004720.00590.007080.00767Cx1.20873751.18081.113751.03180.98523754.2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1、吊弦造成的张

13、力增量式中:只考虑温度变化时,吊弦所引起的张力增量kN接触线单位长度自重负载kN/m由中心锚结至补偿器间的距离m半锚段长度吊弦平均长度m2、定位器形成的张力增量式中:只考虑温度变化时,定位器所引起的张力增量(kN);曲线区段的曲率半径;定位器的长度;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张力(kN)3、直线区段张力增量的计算,由于接触线交替受拉和受压,定位器对接触线张力变化影响很小,可以护绿不计,即不考虑,仅考虑刁璇作用时:由公式:决定、曲线区段张力增量的计算由公式:决定可得出其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第五章 平面设计5.1 接触网平面设计站场的一般次序:1、放图 站场的放图一般根据站场的大小,其比例取1:1000,对于小站也可取1:2000。2、布置支柱 先布置咽喉区支柱,然后布置站中心,最后完成其他局部。3、划分锚段 确定锚段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