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84616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现“三个转变”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冯雪青(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汝箕沟煤矿,宁夏 平罗,753404)摘 要:提出“三个转变”的管理理念,抓好煤矿安全工作,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三个转变 抓好煤矿安全工作 途径1.前言安全工作是煤矿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也是矿工的最大福利。近几年,虽然煤矿生产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安全状况逐渐好转,安全事故逐渐下降,但由于煤矿职工工作时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在国有统配煤矿3人以上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煤矿安全工作,前一秒钟平平安安并不意味着前后一秒钟万事大吉。根据近几年的

2、研究探索,笔者认为煤矿安全工作必须具体抓好安全管理的三个转变。2.实现由管物向管人的转变长期以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对物的不安全因素注重的多,安全费用投入解决了不少安全设施(如皮带、电气综合保护装置、瓦斯监测监控设施等)的问题,但由于对人的管理抓得不力,导致了先进的设备、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有时还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甚至人身事故。近几年来,国有统配煤矿发生的几起大的瓦斯爆炸事故,多数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比如:由于瓦检工的空班漏检或风流短路造成瓦斯积聚也无人知道,照常作业,结果发生事故。发生悲剧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抓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物轻人。管理的要害是管人、人管,因为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

3、因素,任何先进的设备、装备都要人去操作、使用、维护。因此,实现由管物向管人的转变成为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2.1 实现由管物向管人的转变,必须注重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搞好安全工作,必须注重提高队伍素质,也就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等。加强职工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职工培训要实现全员培训。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安全教育,普遍培训;重要工种,脱产培训。未经培训的职工不准进入生产岗位。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职工,既能有效的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工人的操作水平,又能增强干部、工人的安全意识,减少“三违”。2.2 实现由管物向管人的转变,必须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问题的核心是责任制问题,其

4、重点是抓好干部的安全责任制。抓干部的安全管理,一是要“下去”,二是要“管事”。所谓“下去”,就是各级干部必须按规定深入井下现场管理或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活动。下井干部必须走一路、看一路、查一路,解决问题一路,并将解决问题情况填入入井信息卡,盯岗干部必须同工人同上同下,现场指挥。所谓“管事”,就是下去必须按责任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不走过场,想方设法在三个“一”上下功夫。一是牢固一个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二是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从严治矿的原则。严字当头,时时、事事从严,一严到底,从严中求质量、求安全;三是认准一条途径,就是认

5、识到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实现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径,形成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的管理格局。2.3 实现由管物向管人的转变,必须狠抓“三违”“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是一切事故的祸根,因此,反“三违”,必须常反、大反、狠反,真正使“三违”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重根本上解决“三违”关键在于安全思想教育。因为人的一切行为是靠思想来支配的,思想是个关键,没有安全意识,行为上自然要违章。批评、罚款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对于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三违”人员,不论干部、还是工人必须严惩不怠,该降级的降级,该开除的开除,决不姑息迁就。3.实现由管结果向管过程的转变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

6、个采、运过程是现代化的大生产作业,各工艺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如回采工作面采煤工艺,从破、装、运、支、移、回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哪一道工序能与安全管理无关,而许多安全事故恰恰正是出现在生产过程中。笔者曾调查过40名职工的伤亡事故经过,有95%的事故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因本人违章作业造成的。如顶板支护不及时,超控顶作业,短距离放炮,回柱不按措施操作,甚至冒险进入无支护区等。而部分管理干部由于只注重本班的任务完成及交班的质量标准,对作业过程的违章是看惯、干惯、习惯。专职安监人员的检查也是开工前后的例行检查,真正生产过程又不盯在现场,只是以收班结果的检查评定一个班工作面好坏,认为只要把结果保证好,

7、就算工作面管理好,造成许多安全事故都出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因此,安全工作由管结果向管过程转变成为势在必行。3.1 从严格操作、狠抓作业程序入手,加强工序质量管理开展工序管理是抓好生产过程管理的关键。因此,现代化大生产各环节、各工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上道工序的结果是下道工序的开始,有一个环节或一道工序发生事故将影响本单位,甚至全矿生产。开展工序管理,首先要建立工序管理点,然后把每道工序的操作者、操作质量等要求明文规定,要求操作者严格按规定干标准活。同时要求跟班安监工不但要严格执行开工前后的检查程序,而且要监督检查生活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把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2从整章建制入手,加强考核奖

8、惩工作要求各生产单位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制度来说,要求各生产区队要建立和完善以管过程为重点的考核奖惩办法,每个工种、每道工序由谁来管,管到什么程度,谁来考核,如何奖惩,都要有明文规定;二是从执行上来说,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求生产区、队、班的正职必须对安全全面负责,实现正职抓安全,副职抓生产;三是从考核上来说,要求逐级考核,队考核班,既考核工作数量也考核当班工作质量,班考核个人,既考核个人工作量又考核操作过程质量。4.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随着贯彻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法规的不断深入,矿安全监察部门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应该说深入人心。但虽然为煤炭行业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提供了法

9、律依据,实际工作是仍存在着权大于法的不良现象。如有的跟班干部重生产轻安全,不按规程作业,把作业规程视为开工“护照”,具体操作时凭自己的权力发号施工命令,以权代法。在处理违章人员时,也不按安全文件规定执行,主观臆断,谁的权大就谁说一算,造成一些安全法规成为一纸空文,苍白无力。形成了有法不依,执行不严的局面,这样只能给生产带来隐患,结果造成这样那样的事故。可见,要抓好煤矿安全工作必须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那么,煤矿安全工作如何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1) 要深入持久的抓好矿山安全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解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执法、守法的自学性。(2) 要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完善配

10、套法规,以逐步开成完整的矿山安全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自我约束机制,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轨道。(3) 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坚决按矿山安全法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组织实施。不论任何工作,凡违背安全法的一律不得进行;没有规程和措施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有措施不落实的一旦发现立即停工。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安全制度是各级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吸取血的教训制定出来的,所以实际工作中必须杜绝各级领导破坏安全制度执行的不良现象。如有的领导重生产轻安全,开会的时候认为安全很重要,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却忘乎所以。往往是说起来重要,讲起来必要,干起来不要,头脑发涨,违章指挥,酿成后患。再如当有些职工违章

11、蛮干受到惩处时,他的“好心”上司就出面说情,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完全忘记了“严是爱,松是害”,结果助长违章,怂恿违章,一旦造成事故,后悔莫及。因此,对于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各级领导必须面对现实,不包、不瞒,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追查事故,以便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重演。5.结束语总的来说,煤矿生产由于是井下作业,作业环境差,工作场所变化频繁,突发性情况多。再加上我国矿井职工多数是文化偏低,素质差,这样就加大了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尽管有上述原因所致,但煤矿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有其客观规律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思想警觉,掌握规律,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紧紧围绕“三个转变”狠抓安全工作,那么我们的煤矿安全工作必将出现新局面。作者简介:冯雪青(1965-),工程师,现任神华宁煤集团汝箕沟煤矿机电矿长,曾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