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84442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科技大学行管试题 组织行为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 “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梅奥B、韦伯 C、阿吉里斯D、泰勒2. “人群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梅奥 C梅奥D、阿吉里斯3.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是属于( )。A、理论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 C、服务性研究D、行动研究4.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 )的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A、描述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C、因果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5.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景的研究。A、理论性研究B、案例分析 C、

2、现场研究D、实验室实验6. 主张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进行管理的是( )假设。A、社会人B、经济人 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7. 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将要的因素”的是( )假设。A、社会人B、经济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8. ( )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A、社会人B、经济人 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9. 主张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的不同而随机应变的是( )假设。A、社会人B、经济人 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10.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学者是( )。A、赫兹伯格B、马斯洛

3、C、佛鲁姆D、亚当斯11. ( )代表了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A、价值观体系B、价值观 C、需要D、激励12. 常言道:“一俊遮百丑”,这是对人知觉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3. 常言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对人知觉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4. “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这是对人知觉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5. 词语“自觉性”、“果断”是形容一个人性格的( )。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D、理智特征16. ( )首先提出了“组织承诺”的概念。A

4、、默德B、波特 C、贝克尔D、梅耶17. 从二十世纪( )年代开始,组织承诺得到了组织行为学家的深入研究,并发现它能稳定地预测个体的缺勤和离职行为。A、三四十 B、五六十 C、七八十 D、九十18. 对长期目标来说,( )是最有绩效的。A、任务群体B、团队群体 C、人际群体D无序群体19. 群体人数越多,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 )。A、不确定B、越少 C、越多D、不变20. 群体人数越多,则群体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 )。A、越高 B、越低 C、不确定D、不变21. 在托马斯等人提出的解决冲突的两维空间模式中,强调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以最大可能地满足双方愿望的方式属于( )。A、竞争型方式

5、B、回避型方式 C、体谅型方式D、合作型方式22. ( )是指一个团队的综合情绪控制调节能力。A、团队学习B、团队情商 C、团队成员角色D、团队创建23. 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是( )的。A、自然形成B、组织任命 C、成员推选D、组织招聘24. 非正式权力来源于( )。A、上级委任B、成员共同授予 C、法定权D、强制获取25. 非正式沟通是一种脱离组织机构的层级次序、主要以( )为主的沟通方式。A、书面沟通B、电话沟通 C、口头沟通D、网络沟通26. 管理者因为有给予奖赏、提升的权力而具有( )。A、奖赏权 B、强制权 C、专长权D、模范权27.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不具备会导致

6、员工( )。A、没有满意B、不满意 C、没有不满意D、满意28. 期望理论提出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以下( )没有包含在其中。A、努力与绩效的关系B、绩效与个人需要的关系C、绩效与奖励的关系D、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29.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认为,想要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或驱动力属于( )。A、对权力的需要B、对归属的需要C、对成就的需要D、对安全的需要30.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喜欢接受( )的任务。A、难度很高B、难度较高 C、难度适中D、难度偏低31. 在强化理论中,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这是( )。A、连续强化B、间隙强化 C、

7、正强化D、负强化32. 组织最高目标属于组织文化的( )。A、观念层B、制度行为层 C、器物层 D、外显层次33. 组织风俗是属于组织文化的( )。A、观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器物层 D、外显层次34. 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属于组织文化的( )。A、观念层B、制度行为层 C、器物层D、外显层次35. 在沟通中信息接受者向发送者表明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叫( )。A、编码B、解码 C、反馈D、通道36. 在沟通的过程中,将信息中包含的符号翻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概念和形式,这叫( )。A、编码B、解码 C、通道D、反馈37. 在正式沟通的网络中,( )方式的民主气氛很浓,成员能充分交流。A、链式

8、沟通B、轮式沟通 C、星式沟通D、Y链式沟通38. 在正式沟通的网络中,( )方式对信息经过了筛选,代表秘书受领导者委托负责沟通。A、链式沟通B、轮式沟通 C、星式沟 D、Y链式沟通39. 鼓励人们正视变革的必要性,接受变革,这是卢因变革理论中( )阶段的任务。A、解冻B、变革 C、巩固D、再冻结40. 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已经实现的变革稳定化,使新的态度和新的行为得到维持和巩固,这指的是卢因变革理论中的( )阶段。A、解冻B、变革 C、巩固D、再冻结二、多项选择题41. 人力资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阿吉雷斯B、麦格雷戈 C、泰罗D、利莲.吉尔布雷斯42. 韦斯特尼等人认为“新组织”

9、具有以下特点( )。A、网络化B、扁平化 C、灵活性D、多元化E、全球化43. 按应用的广度,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A、理论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应用性研究D、服务性研究 E、行动研究44. 按照研究目标,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A、描述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服务性研究D、因果性研究 E、预测性研究45. 按照研究的可控制性,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为( )。A、理论性研究B、案例分析C、现场研究D、实验室实验 E、预测性研究46. 卢因提出的人类行为公式认为,人的行为是( )相互作用的结果。A、需要B、环境 C、个体D、动机 E、激励47. 行为科学认为,人

10、的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 A、目标导向行为B、主导动机行为C、辅助动机行为D、目标行为 E、间接行为48. 社会知觉可分为( )。A、对人的知觉B、人际知觉C、自我知觉D、角色知觉 E、选择性知觉49.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中,知觉者自身的因素包括( )。A、兴趣和爱好B、需要和动机 C、知识和经验D、个性特征50.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人们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常作以下归因( )。A、个人努力程度 B、个人能力大小 C、任务难度大小 D、机遇状况的好坏51.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 )成分构成。A、情感成分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D、意向成分52. 在组织行为学中,员工工作态度主要反映为( )。A

11、、工作满意度 B、工作投入 C、组织承诺D、组织公民行为 E、离职率53. 工作中的能力因素主要包括( )。A、心理能力B、记忆能力C、体质能力D、实践智力E、情绪智力54. 情感的基本形态有( )。A、心境 B、热情 C、激情 D、应激55. 群体中成员的典型角色表现有( )。A、自我中心角色B、任务角色 C、维护角色D、监督角色56. 在托马斯等人提出的解决冲突的两维空间模式中,( )属于典型方式。A、竞争型方式B、回避型方式 C、体谅型方式 D、合作型方式 E、妥协型方式57. 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冲突,效率才更高。罗宾斯提出的引起冲突的方法有( )。A、委任态度开明的管理者B、鼓励竞争C

12、、委任专制的管理者D、鼓励合作 E、重新编组58. 按照团队存在的目的和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将团队划分为( )。A、问题解决型团队B、生产团队 C、自我管理型团队D、跨职能团队 E、发展团队59. 以下描述中,( )属于委员会的缺点。A、决策优柔寡断B、在最低水平上妥协C、责任不确定D、虚伪的民主 E、决策科学性差60. 一般认为,管理者拥有以下哪些权力( )。A、法定权B、奖赏权 C、强制权 D、专长权 E、模范权61. 正式职权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上级委任B、强制实施 C、等级式样D、合法性 E、稳定性62. 政治行为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增强权力基础的策略有( )。A、介入高不确定性的领域B、创造依赖性 C、提供资源D、战略应变 E、资源分配63. 依据沟通信息的流向,正式沟通的基本形态有( )。A、下行沟通B、上行沟通 C、斜向沟通D、平行沟通64. 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 )属于保健因素。A、公司政策B、工作条件C、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D、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E、人际关系F、在职业上有发展前途65. 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 )属于激励因素。A、公司政策B、工作条件C、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D、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E、人际关系F、在职业上有发展前途66. 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 )。A、对权力的需要B、对归属的需要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