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84338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共6大类 17+1项80+2条 150+50分)项 目工程条目及内容描述要求分值一、信息化建立机制与管理体制 (2项11条16分)1、信息化建立领导与规划(计5条8分)1. 成立了由校级领导、教师、技术与管理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建立领导小组(委员会),负责领导、规划、管理与协调数字化校园建立的全部工作应成立2分2. 制定了附合校情的信息化建立10年开展规划应制定1分3. 制定了附合校情的近期(3-5年)信息化建立与实施规划应制定1分4. 2010-2012年平均信息化建立软硬件购置、研发、人员培训经费/当年学校教学设备、仪器购置费用的比5%2分5. 2013-201

2、5年方案平均信息化建立软硬件购置、研发、人员培训经费/当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比15%2分2、信息化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建立(计6条8分)1. 确定了负责信息化工作的校级领导,建立了常设机构信息化办公室,确定了其领导级别,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本校中层级别1分2. 设立了信息化建立技术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审议数字化校园建立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实施策略应建立1分3. 设立了独立的信息化建立监视与评价组织,对数字化校园建立的各项工作,进展动态的监视、评价与管理应建立1分4. 配备了足够的信息化建立管理、维护、培训与研究专职人员,其人数占在校生的比例,应大于1.51.51分5. 制定了鼓励全校性信息

3、、资源、设备、建立管理与共享的政策与措施,制定了鼓励教职员工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学习的制度,使其不断适应数字化校园工作的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应建立2分6. 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技能与信息化业务能力,要能适应与到达数字化校园建立与管理的要求,适应与到达要求的人数,应超过管理人员总数的60%60%2分二、信息化根底建立 (4项19条24分)1、计算机拥有比例,机/人比(计3条4分)1. 学生用计算机(上网、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等合计)数,机/生比,应大于1/51:52分2. 管理人员办公用计算机数,机/人比,应大于1/21:21分3. 教师公用计算机

4、数,机/人比,应大于1/51:51分2、校园网络连接(计7条8分)1. 校园网主干带宽,学生数3000人以下的学校,大于100M;3000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1000M100M1000M1分2. 校区间互连网带宽,学生数3000人以下的学校,应大于10M;3000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100M10M100M1分3. 校园网应接入省教科网(因特网),带宽为学生数3000人以下的学校,应大于10M;3000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100M,最好为双线10M100M1分4. 教学与管理环境用房(教室、图书、实训、办公与后勤管理用房),应全部接入网络100%2分5. 网络通达学生宿舍房间的比例,应大于50%

5、50%1分6. 网络通达校园内教工宿舍住户的比例100%1分7. 在校内有线网络的根底上,采用802.11a/b/g/n技术,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应建立1分3、机房与根本设施建立(计4条6分)1. 主机房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进展分区管理,其面积学生数3000人以下的学校,应大于40;3000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8040801分2. 主机房要有消防设备、地线、防雷与平安监控设备,供电系统要配用UPS应有1分3. 其他数字化教学用房,如数字化技能室、模拟仿真实训室、互动体验室等,也应采用国家标准建立,配备规定的相应设备应采用1分4. 建立了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配置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

6、媒体教室占总教室数的比,大于60%(大于20%,1分;大于40%,2分)60%3分4、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平安管理(计5条6分)1. 安装了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漏洞扫描系统与WEB应用防火墙应安装1分2. 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校园网数据管理中心,具有数据存储、管理、备份与容灾能力应建立2分3. 建立了用户上网与信息上网的平安管理方法应建立1分4. 建立了网上信息监控制度与网络运行监控系统应建立1分5. 建立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平安防*措施,及时修补漏洞、加固优化,加强系统账号与口令管理应建立1分三、建立与网络应用 (2项13条19分)1、建立与管理(计5条7分)1. 建立了附合国家标准独

7、立的校园公共门户(面向公众),要与校内网隔离,要能统一管理、记录、追踪信息流路径应建立2分2. 建立了个性化校园门户管理系统(面向学校内部用户),内、外网要有不同控制策略,限定不同类型用户的权限应建立2分3. 制定了建立与管理规*,便于系统延伸与扩展,以适应学校改革开展与创新的需要应制定1分4. 建立了统一效劳器,具有与用户之间的双向认证系统与管理系统(集群系统)应建立1分5. 建立了平安认证系统(如:统一授权管理系统)应建立1分2、网络应用系统(计8条12分)1. 建立了综合信息门户平台,要能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聚在一起,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应建立2分2. 建立了综合信息

8、效劳平台,要能收集、整理、分析各类校情资料、信息,为领导者管理决策,为学生、职工和社会,提供快捷方便地网络信息效劳应建立3分3. 建立了校园网数据交换平台,使学校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能顺利交换与共享应建立2分4. 建立了校级新闻与公共信息发布平台,要及时发布校内相关信息,校内公开信息的发布率,要到达100%100%1分5. 为每位教师、学生提供了校内电子,教师、学生校内电子的使用率,要到达90%以上90%1分6. 建立了校园内部统一的电子布告栏(BBS)系统应建立1分7. 为每位教师、学生建立了校内个人网络存储空间应建立1分8. 建立了校内信息资源搜索引擎,要能分级、分权限搜索数字化校园中

9、的所有相关信息应建立1分四、数字化教学与学习 (3项13条42分)1、鼓励机制与教师素养(计3条10分)1. 建立了鼓励教师进展信息化学习与教学、在职学习提高、革新教学方法、创立新教育模式、参与科研、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与措施应有2分2. 教师要能利用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要能适应跨时空的混合教学模式;全校教师在网上备课、教学的课时数,占学校总课时数的比,应大于30%30%3分3. 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知识与技术能力,要能适应数字化教学与改革的需要,其适应人数占教师队伍总数的比例,应大于60%60%5分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计7条20分)1. 数字资源的建立

10、,应坚持“节约本钱,不重复开发的原则:个性化校本资源,自己开发;通用性资源,购进或合作开发;开放免费资源,复制、参考和引用按原则1分2. 建立了网络课程制作与共享平台,教师要能对网络课程在线制作与共享,专家要能对网络课程进展在线评审应建立2分3. 建立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要以课程为单元,为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发布、教学答疑、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控,进展支持与效劳应建立3分4. 建立了专业建立平台,用于建立专业门户,实现专业信息集中建立、管理与展示应建立2分5. 建立了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要能实现校内与校际之间,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应建立3分6 建立了远程职业教育培训与管理系统,为校外学

11、生提供在线学习环境,实现跨地域的职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职业认证与学历教育等应建立2分7. 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了个性化的校本数字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题库、课件库、案例库、网络课程库等),为教师、学生提供资源浏览、检索、上传及其他个性化效劳应建立7分3、数字化学习与学生素养(3条12分)1. 全校网上与在线课程教学、学习、答疑、考试的课时数,与总课程时数的比例,应大于30%30%3分2. 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了相应的虚拟仿真实训室,购置与研发了相应的仿真实训软件,全校虚拟仿真实训课时数与实操实训课时数的比例,应大于30%30%4分3. 在校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的获取、应用与构建,独立思考、仿

12、真实训、合作交流、开发与创新能力,经过培养要逐渐适应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当学生毕业时,适应数字化学习的人数,应大于毕业生数的60%60%5分五、数字化校园建立与管理 (5项19条37分)1、数字化校园环境建立(6条15分)1. 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与信息(不良)过滤系统,提供高效、稳定、平安与*的用户信息管理 应建立3分2. 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内“一卡身份认证、小额金融结算、校务、教务、学习等管理,到达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的统一管理多功能5分3. 建立了适合校内学生学习外语与发布语音信息的数字播送系统,其覆盖面积应为全校区100%1分4. 建立了校园

13、网络视频应用、管理与监控系统应有1分5. 建立了校园数字安防系统,对学校的主要部门,按防*等级,分级进展监视与控制,校内的安防系统要与校外警防系统联通应有3分6. 建立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系统,要根据专业设置,开办相应的产业,使教学、科研与生产严密结合,要能支持职业院校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推广、岗位承包、校企共训与培训移植等活动应建立2分2、数字化教学管理(计3条6分)1. 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要能提供面向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各种教学效劳,包括教学方案、课程安排、考试、成绩登统、学生在线选课与教学评价等应建立3分2. 建立了支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管理系统,包括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

14、研工程、科研经费、专利、著作与科研成果的考核、奖惩等应建立1分3. 建立了实操实训与虚拟仿真实训管理系统,包括实训软硬件的单位管理、人员管理、实训知识与设备管理,实训进度、实训效果评价等应建立2分3、数字化学生管理(计3条4分)1. 建立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包括招生方案,学生入学、学生奖惩与素质评价、就业流向与离校后的工作情况等应建立2分2. 建立了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的学籍、学习课程、学分、特长,讲课与辅导教师等与学习有关的情况应建立1分3. 建立了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包括住房分配、水电、卫生、纪律与来往客人登记等应建立1分4、数字化人事、财务、后勤管理与数字化办公(计4条9分)1. 建立了教职工(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在职职工、外聘职工与退离休职工的根本信息,在职与外聘职工的学识、能力、工资、培训、考核与奖惩等信息应建立2分2. 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包括经费收支、资产负债、工资发放、工程经费与学生费用等,并能对各种费用的收支情况与效益,进展综合分析与评价应建立2分3. 建立了设备、校产与后勤效劳管理系统,包括房地产、设备、资产与库房管理,专利技术、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等,并能对各种资产的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展综合分析,提供合理使用的决策依据应建立2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