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84164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教材分析】课文重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母子三人为保住藏在蜡烛中的情报,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她们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层层推动,让读者的心随着它的点燃、熄灭、点燃而一次次揪紧!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步文中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神态、语言的刻画以及心理活动的隐形描写特别细腻,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自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而文本就是对话最以便、最常常的资源。由于彼此的经验、体验、

2、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别,针对文本“对话”的成果自然也不会相似。那么,在课堂中应当如何提高“对话”的质量?对话过程与否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与否就意味着任意解读文本?其实,多元解读并非是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结识,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的精确契合,因而本设计试图通过认知冲突、词语品悟、心理揣摩等多样性“对话”,让学生从中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规律,在此基本上让学生充足呈现个体理解的丰富性与发明性。【教学目的】1、在话题讨论中通过挖掘“轻轻地”、“沉着地”、“镇定地”、“娇声”等词语的内涵,感悟伯诺德母子三人的机警,勇敢,学习她们热爱祖国的精神。2、感情朗读文中有

3、关蜡烛的语句,充足感受这些语句传递出的危急、紧张的氛围,初步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精确生动地加以表述。4、有条理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 指引学生认真朗读,感悟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体会她们的沉着、机智、勇敢和她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会刻画人物心里的措施。【教学时间】二学时 第一学时一、导入课题:播放有关“二战”的视频资料,直接导入课题。(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历史,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二、讲授新课:

4、独立识记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在课后第1题描红后,再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仿写一种,看谁能写得既快又美观。2.读对的,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蜡烛、伯诺德夫人、熄灭、遭到、厄运、盯着、楼梯、灯芯、摇曳。情有独钟 枝干遒劲.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布满生机、感悟课文 合伙、交流、讨论1、读课题:半截蜡烛。通过预习课文,你懂得它讲了一种什么故事吗? 能用讲故事的形式简朴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几种方面 (设计意图:(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简朴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几种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体现能力,和概括能力)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她们都想了哪些措施在跟敌

5、人周旋?请同窗们用心地读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让学生讨论交流: (1)教师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步也意味着她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国家也将会面对劫难。”)(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读、对话中,洞悉其中的隐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3、在状况万

6、分危急的状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你最佩服谁?尚有哪些同窗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想一下她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性命来保护情报。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窗讲的,教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定的确令人敬佩,同窗都讲得十分精彩。但是张教师想提示人们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

7、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种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劫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状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措施;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措施。三、作业: 1、以最后一种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第二学时【教学过程】前置性学习:1、通过有效途径,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纳粹的凶残暴行。2、话题: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措施与敌人周旋。你在她们的一言一行中看的了什么?请抓住核心词句谈谈感受。重点选择一种人物进行交流。(设计

8、意图:“二战”与“纳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较为遥远和陌生,课前让学生加以理解,弥补这一空缺,是为了为课堂的对话,提供一种较为广阔的话题背景,同步也为对话做好情感的积蓄。话题的设计直指文章的重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由词入手话“隐患” 1、默写词语:半截、蜡烛、绝密、绝妙,其中“绝密”“绝妙”由教师说意思,学生根据意思写词语。默写完毕后教师进行评点,强调“蜡”是“虫”旁,“绝密”的“密”是“山”字底。2、回忆全文。目前谁能说说,课文中的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的时候尽量用上“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伯诺德夫人想出了一种绝妙的主意,她将装有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了半截蜡烛里。)3、

9、过度。这个绝妙的主意就绝对保险、万无一失吗?它存在着什么隐患?4、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步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指名读)5、过度。这情报也许是自己部队的作战筹划,也许是敌人的又一种诡计行动。目前,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万一蜡烛(生齐读: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样(生齐读: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步也意味着她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便环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此环节

10、由“绝密”、“绝妙”两个词入手,回忆前文内容,在朗读、对话中,洞悉其中的隐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二、紧扣蜡烛感“惊险”、听(播放课文3自然段配乐朗读录音)2、抒发感受。如果请同窗们用一种词语概括自己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们选择哪个词?预设:两方面:1、故事:惊险、紧张 、人物:机智、沉着3、阅读批注。默读课文,文中哪些词句最强烈地传递给你紧张、惊险的感觉,请找出来,在旁边用简要的词句写出你的内心感受。4学生读书、批注5交流预设:学生寻找与蜡烛有关的句子:“一种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心随着蜡烛的点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

11、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点燃的分明是一种定期炸弹)、“烛焰摇曳,发出单薄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烛焰吞噬着蜡烛,也燃烧着我们的心)、“合法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化险为夷、如释重负)聚焦蜡烛。人们发现没有,你们所找的句子,都与什么有关?看来,文章对蜡烛的描写是故意图的,意图是什么?(营造紧张、惊险的氛围,扣人心弦)5选文朗读。映示:烛焰摇曳,发出单薄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伯诺德夫人的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配乐有感情朗读。6写

12、法迁移。同窗们,营造紧张惊险的氛围,作者选择的是蜡烛,如果你来写,你还可以选择什么?预设: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始终在耳边回响,听着钟声,随着时间的流逝,状况越来越紧张。德国军官阴险的眼睛。让人觉得她似乎随时也许发现了蜡烛的秘密。人们虽然选择的事物不一,风格有别,但我觉得你们的意图都是同样的。那就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氛围,突出当时的危险,体现人物的紧张心情。)(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感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理解如何的语言意图、语言内容要用如何的语言形式来体现更为妥当,及至最后能挥洒自如地加以运用。此环节就扣住了本文非常鲜明又是初次接触的一种写

13、作手法反复景物烘托,将对话的焦点放在了蜡烛上。让学生自己通过与有关语言的密切接触,耳鬓厮磨,达到形象与形象的重叠,情感与情感的融通,并在师生彼此的对话中,调用以往的经验储藏,活学活用)三、品读言行悟“智勇”、概括人物行动。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措施与敌人周旋。请您浏览文章的3至7自然段,简要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出示话题:你在伯诺德母子三人的一言一行中看的了什么?请抓住核心词句谈谈感受。待会儿重点选择一种人物进行交流。3、阅读、批注、小组交流5、大堂交流预设:伯诺德夫人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十分聪慧,想出合理的借口巧妙地熄灭蜡烛。)动作:(匆匆)取、(轻

14、轻)吹。(尽管状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急,但她还能体现得这样沉着、镇定),杰克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借口十分巧妙,似乎是在为敌人着想。)动作:慢慢站、端、走去、沉着、生火、坐待(没有惊恐失措,想得十分缜密,体现十分镇定。)杰奎琳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十分有礼貌。正是她的可爱知礼才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成功地拿走了蜡烛。)“娇声”(故意的,让自己更加可爱可人,以达到赢得敌人爱慕的目的,十分机智)动作:镇定、道了晚安(十分镇定,没有为了节省时间,匆忙上楼,让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5、总结点评。同窗们,伯诺德一家三人为了保住蜡烛,保住情报,各自想出了不同的措施与敌人进行周旋,虽然她们的措施不同,但是,她们的什么是相似的?(目的、镇定、机智、勇敢)6、讨论:你觉得,情报能保住,功绩是谁的?预设:杰奎琳:是她的计谋在会后关头骗过德军,保住了情报。杰克:她的镇定、沉着也非常重要,否则,敌人早就有所察觉。伯诺德夫人:她吹灭蜡烛为人们争取了时间。也是她,教给了孩子们丰富的战斗经验。教师总结:同窗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种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奉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核心作用。)(设计意图:语言天然的暗示性有时候会使学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