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83765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4地球上的水讲练习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向一 水循环【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命题规律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阅读材料,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的影响。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例1】(2015海南卷)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2、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答案】8.D 9.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该组题目通过文字材料,以水循环作为试题与教材及课标的结合点,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水循环过程和各环节的理解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陆地矿物质主要通过径流被搬运到海洋,随着水循环过程的持续进行,海洋中矿物质总量呈上升趋势。突出高考地理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以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例2】(2015新课标II卷)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b示

3、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加深河道 绿化河堤 分段拦冰 拓宽河道A、 B、 C、 D、【答案】9.C 10.B 11.C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

4、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例3】(2015北京卷)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

5、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5.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4.C 5.A考点:外力作用、水循环。【名师点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主要是在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等四种外力作用下,经过侵蚀、搬运、堆积形成,而喀斯特地貌只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泥石流实际是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坡度较大地区,而坡度较小地区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且在水量、含沙量一致情况下,坡度越小,沉积层越厚。【例4】(2014新课标II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

6、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6-7题。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答案】6、A 7、C【解析】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二讲基础】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

7、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时间集中 不连续 水量变化大 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有时间性 连续性水量稳定 气温高低 积雪多少 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有时间性 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水量较稳定 太阳辐射 气温变化 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较稳定 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稳定 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地下水补给区降

8、水量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注意】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2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

9、冰川融水补给。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三讲典例】【例1】(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读某河流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3. 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少 B落差较大 C下渗严重 D蒸发较少14. 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 A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B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 C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D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答案】

10、13.B 14.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定位,世界地理,沼泽成因,河流水文特征。【趁热打铁】(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列各题。13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D湖泊与河流相通14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时间点比时间点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答案】13、D 14、D【考点定位】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主要水文特征。【名师点睛】

11、水往低处流,河流与湖泊总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读图时要根据水位差判断补给关系。二者水位相同时,湖泊水量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四讲方法】1.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

12、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如下图所示: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

13、、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

14、(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4.“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考向二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命题规律根据图形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模式阅读有关资料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结合大洋科考路线、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线考查洋流分布,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物、渔场分布及航运的影响【例1】(2015江苏卷)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 核泄漏物质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