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83705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孩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下孩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下孩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下孩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下孩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下孩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孩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情境 美读会说课题:乡下孩子 附小 李薇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歌。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美。第二、三小节是课文的重点,理解上的难点是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课文配有插图,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帮助他们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在朗读、想象中体验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从乡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她是谁呀?(图片) 多质朴的小朋友呀!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新朋友吗?老师就满足你们这个愿望,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出示课题)“乡下孩子”,一起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看到这

3、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乡下孩子平时都做什么?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总结学生提的问题,抓重点归纳一下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先说说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学生提自读要求),你们都能给自己提要求吗?按你们自己的要求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2、检查字词:(1)检查字音看到大家读书这么认真!瞧,生字们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CAI:从翻开的书页中,一张张生字卡片飞了出来),我们一起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学生边和字朋友招手,边叫他们的“名字”。 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谁能大声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所认识的新朋友呢?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你来当小老师带全班小朋友一起读

4、。(学生互评,抓紧字音的读法)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字朋友吧,注意读准字音了。(2)检查词语 A、大家读的这么熟啊,下面的游戏有点难了,去掉拼音读,你们行吗?B、这是什么?(出示词语魔方)下面老师转,看谁读的又快又准。3、检查课文:读词也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谁先说说本课共有几个小节?谁愿意来读读?(请4个同学分4段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他们都读对了吗?反馈:他们读的怎样?请小老师们评一评。我们来分男女比比好不好?(男女比赛读)大家读的不错,但是有感情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还要继续努力。三、指导书写1、出示:野 菊 嘴 怀 坏2、大家看看,你能给它们找到好朋友,组成词语吗?3、你有什

5、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自由发挥)4、指导书写,认识一个新偏旁“里”5、描红、临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另外5个生字。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复习词句 激趣导入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宝宝,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呢?(幻灯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呢,他就是乡下孩子。(揭题、读题)二、创设情景 激情导读过渡:可爱的乡下孩子渐渐长大了,他生活得可幸福、可快乐呢!你们想去看一看吗?赶紧打开书本,先读读第一小节吧。学习第一节

6、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第1小节?(幻灯出示第一节)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幻灯出示句子):乡下孩子是_, 是_。指名回答齐说。3、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像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4、(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7、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学习第二小节过渡:是啊,乡下孩子也是爸爸妈妈的好宝贝,他们不仅在家里是幸福的,平时的课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找找看。开始吧。1、自由读。2、反馈评品:乡下孩子平时都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谁愿意来读读?(幻灯出示第二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你能读读吗?3、引导体验:过渡:乡下孩子的生活真快乐啊。你最喜欢他们的哪种活动呢? 你能读读那个句

8、子吗?(1)“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想象体验:乡下孩子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如果你就是这位乡下孩子,在草地上跑着、玩着,捉住一只蝴蝶,你会编织什么故事啊?(2)“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尝试体验:乡下孩子含一片草叶,还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你们想试一试吗?你会吹出哪些歌曲来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呢?(说歌名,唱两三句)你唱的可真快乐啊,那我们就快乐的把这句话读读吧。比赛读:你们呀讲的,唱的都很好。那么我们男女生来比一比,看谁讲的更好,唱的更妙。评点:从朗读中,男生编织出了美丽的故事,女生唱出了动听的歌曲,这一次打成平手了。学习第三小节过渡: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有趣呀,可是,有趣的

9、还在后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小节。他们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呀?可能情况:(挖野菜、逮小鱼)他们挖了野菜干什么呢?(喂小猪)把小猪的肚皮撑得(引读),你能想象一下,撑圆肚皮的小猪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自由想象,可以用动作来表示);那么他们逮小鱼最高兴的是谁呢?(小猫)对了,你们瞧:一串小鱼乐坏了,引读,你们能来演一演谗嘴的小猫吗?(学生自由发挥)指导朗读:乡下孩子真能干!她们的劳动多么有趣呀!我们边读边演一演吧。(边看幻灯片边表演朗读) 情境点评:这首诗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这种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感受真切。

10、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在低年段的诗歌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情中体验。在进行这一片断教学时,教师不但在诵读中“放飞”学生的心灵,而且在浓烈的朗读氛围(自由选读、品读、评议读、表演读、男女生赛读)和多种方式的情感体验(如编故事、吹草叶、听音乐、表演等)中让学生充分去思、去想、去创造,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领略到了诗文独有的意境美。拓展:乡下孩子生活真令人向往呀!小朋友,如果你们是乡下孩子会做些什么呢?(出示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想象)(自由发挥)我会去采野

11、花。我会去捉青蛙。 我会去割青草。 我会去抓小虫。 割了青草、采了野花、抓了小虫做什么呢?我们也来做个小诗人,学着课文说说看。(手指幻灯片上的句子:逮一串小鱼,乐坏了谗嘴的猫咪。)(1)自由练说:出示:割一把青草, ;采一束野花,;抓几只虫子, 。(2)指名练说。学生可能会回答的内容:割一把青草,喂饱了可爱的白兔。割一把青草,喜坏了温顺的山羊。采一束野花,打扮了美丽的孩子。采一束野花,送给了忙碌的妈妈。抓几只虫子,乐坏了美丽的公鸡。抓几只虫子,撑圆了公鸡的肚皮。 学习第四小节1、听了大家的话,老师真想马上到乡下去走一走,到田里去听听小鸟的叫声,闻闻花草的芳香,快乐的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请读

12、一读最后一小节,用朗读来告诉大家。2、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注意“旷野”两字要读得慢一点。3、齐读。回归整篇课文1、乡下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真快乐,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来分享他们的快乐。 (配乐)2、乡下孩子快乐的生活真让人羡慕。有些位同学已经把这些记在脑子里了。如果我们能不看书来告诉大家就更好了。 (练背,集体背) 3、 小结:你们现在知道乡下孩子的生活_。(幸福、有趣、快乐)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词语:丰富多彩、活泼愉快(指读)三、生字教学:1、 出示:坏肚怀2、 你能找出这些字的好朋友吗? (怀、歪、还 灶、杜)4、 能给它们组词吗?(学生交流)5、 下面请大家来说一说,如何来记忆这些字的?(自由发挥)如:通过笔画来记忆;换偏旁来记忆;象形记忆等。6、指导书写:学生描红、临写。怀: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竖心旁的笔顺要注意,下面在一平线上。坏:左右结构,与“怀”比较。肚:左右等宽,上平,下面“土”的下横要略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