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83639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高中同步测试卷(五)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E)(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H2HCOONaH2O反应中,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C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2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

2、H236.6 kJmol1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H272.7 kJmol1由此不能判断()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银器的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4.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结论

3、正确的是()A(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5对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1最准确的理解是()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放出131.3 kJ热量C1 mol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同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

4、.1 kJ6.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7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为Al,其他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A电极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逐渐溶解D电极的电极反应:Cu22e=Cu8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

5、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A三个B四个C五个 D六个9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 B391C516 D65810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

6、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 B2H15H212H3C12H35H22H1 DH15H212H311.如图所示,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换成1 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B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C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

7、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mL(标准状况)时,则生成0.001 mol NaOHD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12.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13一定条件下,充

8、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161.9 kJ,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 mol/L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热化学方程式:C4H10(g)O2(g)=4CO2(g)5H2O(g)的H为()A2 590.4 kJ/mol B2 590.4 kJ/molC1 295.2 kJ/mol D1 295.2 kJ/mol14.如图所示,X为单质硅,Y为金属铁,a为NaOH溶液,组装成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4e=Si4BX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2O4e=4OH2H2CX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6OH4e=SiO3H2ODY为负极,电

9、极反应式为Fe2e=Fe215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下列关于铝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l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H2OB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C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两极的质量均减小D原电池工作过程中,AlO移向AgO/Ag电极1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

10、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8分)H2SO4溶液和KOH溶液反应时有热量放出,并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_。(2)判断E1和E2的大小关系:E1_E2。(3)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用20 g NaOH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_kJ的热量。用0.

11、15 mol 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kJ的热量。18(12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AH2 BCl2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AHClBHBr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_(填“放出”或“吸收”)的

12、热量最多的是_。(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_(填“能”或“不能”),你的根据是_。19(10分)(1)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其状态标为“aq”,已知0.5 mol H2SO4在溶液中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放出57.3 kJ的热量,用离子方程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3)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2 kJmol1已知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在某一定条件下,N2的转化率仅为10%,要想通过该反应得到92.2 kJ的热量,至少在反应混合物中要投放N2的物质的量为_ mol。(4)已知:Fe(s)O2(g)=FeO(s)H1272.0 kJmol1;2Al(s)O2(g)=Al2O3(s)H21 675.7 kJmol1。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