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83449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备】语文说课稿汇编5篇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失街亭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古代白话小说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古代小说常识,培养鉴赏古代小说的意识,解读名家名篇,初步涉入小说规律之门。而失街亭又位于本单元第三的位置,属于一篇课内自渎课文,因此以开放的思维,现代的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巩固作用。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体味小说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 、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

2、分析诸葛亮、马谡的人物性格特征。(2)能力目标:A、通过自读渎课文,提高积累、整合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B、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领悟优秀作品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马谡这一反面教材,教育学生逐渐形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品质,不言过其实,重视实践,不死守教条。(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3、根据以上学习目标,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1)重点: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分析孔明“三嘱”、马谡“三笑”、司马“三探”、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失街亭

3、,谁之过”(可展开专题辩论)二、说教法与学法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客观对象,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

4、,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教师不必串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以培养自学能力2、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可作简单介绍。建议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而,这次讨论课的方式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话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三、说教学程序(一)课前热身上课之前,先运用现代化的教

5、学媒体,播放电影片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突,渲染情感,创设氛围,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国演义 。(二)导语设计俗话说:勇不勇看水浒,智不智看三国。意思是说,水浒中多勇士,三国中多智士。在前一课,我们 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欣赏了梁山好汉们的智勇双全的气概,相对于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历史风云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三国古战场看看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吧。 板书课文题目。(三)作家作品介绍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

6、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详细见教师用书)(四)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自读思考练习: 试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命一个小标题。1、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立状守街亭 2、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3、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另打算 4、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五)问题研讨,点拨分析1、分析马谡其人(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先后献攻心计、离间计)。(2)学生讨论,然后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7、。(提示: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只要符合这些意思即可)(3)探讨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提示:直接描写 :A、一“笑”笑丞相:“丞相何故多心也?” B、二“笑”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见!” C、三“笑”笑对手:“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这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 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 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 以上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2、分析诸葛亮其人:(1)教师介绍后人对诸

8、葛亮其人的评价:如“古今贤相第一人”,“多智而近妖”等等。 (2)学生讨论,然后概括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通过分析诸葛亮的“三嘱”、“三哭”来展现其人物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探讨作者写诸葛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提示: 衬托手法: A、 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B、 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 军士不战自乱矣。” 直接描写: A、知人善任,小心谨慎:派熟读兵法的马谡守街亭;派做事谨慎王平协助马谡 B、知彼知己,机智多谋:严密防备街亭;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C、勇于自责,赏罚分明:“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奖赵云、斩

9、马谡 D、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 “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六)课堂讨论,各抒己见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说服力要强。)(七)课外作业,巩固延伸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针对三国归晋的结局,说说三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写成一篇短评。语文说课稿 篇2一、说明情况:(1)说明教材:第一千个球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的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贝利自传,这一课集中地透过球王贝利精彩的球技,开发其内在美,在精神上洗去了

10、许多浮华的幻想,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说明学生:初一的学生是追星一族的成员,他们喜欢明星,想知道一切有关明星的事。体育明星的辉煌玩更让他们炫目。学生对于是非深浅判断尚处于朦胧状态,有些迷惘,但他们活泼好动,对末知的世界无限的渴求。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1)了解球王贝利依据:本单元的体裁是人物传记,首先需了解人物,因此,我确立了让学生了解贝利。实现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安排了鲜艳的照片及图片,让贝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增加了感性认识,又拉近了球星与大家的距离。(2)了解贝利的事迹依据:对于名人,只有了解了他的事迹,才能进一步的去认识他,熟悉他,学习他,因此我

11、确立教学目标,了解贝利的事迹。实现目标:通过读课文,在进一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了解球王贝利事迹,同时播放绿茵场上的精彩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3)学习贝利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依据:对于名人,能挖掘出其内在的美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实现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让学生自主思考,贝利之所以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在思考中寻求答案,在答案中继续思索,记忆犹新。2、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思想内容依据:本文设两个小标题,层次非常清楚,所以没有必要求学生划分文章的层次,因此我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定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在联系有深入的理解。实现目标:让

12、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既培养了它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实现了教学重点,一举两得,事半功倍。3、教学难点:通过讨论交流,养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目标:课堂中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主动、合作的能力三、教学过程:1、导课:每一节课的导言致关重要,它关系到了一节课的成与败,好的导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本节课我以播放足球比赛的声音做为切入点,把学生带入紧张的比

13、赛赛场中,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比赛的紧张与激烈。后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介绍足球的知识,即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溶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2、球迷之歌接着播放一段真实录相球迷之歌,再一次触动学生驿动的心,让他们对本节课既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急切的想知道要学什么?更希望自己能学会,学好这一节课。3、球星风采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讲出自己喜欢的足球名星及喜欢的原因,鲜艳的画面,熟悉的照片,动感的音乐,定会把学生带入另一个境界,让他们张开彩色的翅膀,去大胆的飞翔。4、贝利照片认识贝利,了解贝利是本节课的一项教学目的,我找来了大量的贝利照片,

14、并附以贝利生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了球星贝利,增加了感性认识。5、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仅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最主要的是能让这节课的结构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利于本节课的学习。6、读一读什么样的教学都不能脱离课本,虽然我在尝试着创新,但我时刻在紧密与课文溶于一体,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思想内容,突破本节课的重点。7、想一想了解贝利的事迹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还应该从故事中学习他的可贵品质,挖掘名人体内内在的东西才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合作的能力,逐步的攻破教学难点。8、说一说学生不仅要会读、会想、更要会说,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例,说一说自己的身

15、上是否曾经也有过闪光点,不妨自信的讲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了了解,更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更自信,更坚强。9、拓展练习本节课,我力求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不脱离课文,但也不完全拘泥于课本,初一的孩子不仅敢想,而且会想,我还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想像。学做小小评论员,使课堂气氛迅速提高,调动了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参于到课堂教学中。10、小结高超的踢球技术贝利踢进一千个球良好的心理素质11、生命之杯最后用同学们熟悉的九八年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结束内容,把这一节课再一次推向高潮,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走进书本,于文中的主人公,一同呼吸,使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四、效果预测我尝试着抛开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是培养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