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83341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材料分析题(2X20) (一) 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 总起: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 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 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赞赏,帮助、引

2、导。 2.德育有关原理 德育四大规律: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的八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德育六大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3 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四大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

3、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教学八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 4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 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方法: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5 课堂问题行为 产生原因:自身原因:小学生有意注意已经发展,但是有意注意总会受到其他周围事物的干扰;课堂内容比较枯乏,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老师,而影响听课; 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上课时多采用直观教

4、学法比如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部动机。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上课前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 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该给予较多的关注和辅导,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 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 成败归因理论 一个总是失败并

5、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即能力)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所以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归因到内部的、不稳地和可控制(即努力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或者成功归因到努力程度而不是能力。 8 学习迁移理论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 评价主体上,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 评价结果上,

6、不仅要关注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评价内容上,全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评价方法上,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对简答题所出现的频率进行一定的总结:难度五星1、创造性思维与培养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评价观、学生观、学习观(材料分析题) 综合素质第一章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p655、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P1427、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

7、工作?(材料分析) P188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9、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P32310、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材料) P18212、因材施教、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材料) P32813、德育疏导原则、因材施教、积极因素原则基本要求 P144难度四星1、注意的品质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3、动机冲突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P1105、教育制度影响因素 P37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9、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P53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P62 关注生存、情境、学生11、教师专业知识

8、(材料) P6112、后进生教育 P18813、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P347难度三星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P27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P283、意志品质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有哪些表现? P109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P3386、备课的三个要求 P3447、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P3518、人格影响因素9、气质类型特征10、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P6411、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12、班级体形成 P175 13、班级管理模式(材料) P17714、班集体的管理内容 P17715、一堂好课标准 P345难度二星1、教育目的影响因素 P322、意志的品质特征3、智力影响因素 难度一星1、记忆的过程2、良好记忆的品质特点3、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