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83163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免费对外开放?【素材回放】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17年11月1日分组审议了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二审稿。二审稿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一条款成为多位常委会委员的热议焦点。据了解,我国一共有2852个县级单位,如果每个县都有图书馆,就有2852个县级图书馆,但全国目前2914所高校的图书馆比2852个县级图书馆的资源要大得多。绝大多数学校图书馆并不对外开放,而很多学校图书馆师生借阅的比重比较低,这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素材解读】 学校图书馆对外免费开放,能够避免资源闲置,有利于资源共享,这也能体现高校

2、有容乃大的气度,是利民、惠民之举,能让大学为社会做更多贡献。这并不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继续做一个“安静的象牙塔”,反倒能让高校图书馆这一“象牙塔”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与积极作用,让高校图书馆更接地气,肩负更大的文化使命,尽到更大的文化抱负与社会责任。高校图书馆是衡量高校学术氛围的重要指标,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知识的海洋、精神的家园。高校图书馆是否对外开放,有赖于高校、公众、政府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让这一举措真正成为一道“文明共建、资源共享”的风景线。【适用话题】高校图书馆资源不能浪费 免费开放,共享文化资源高校图书馆降低门槛,满足校外读者的求知欲,是公共图书资源不足的重要弥补高校图书馆的开放,

3、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等有效保障学校等专业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也要考虑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开放时间、开放方式上从实际出发作出一些规范读到的人越多,作用自然越大对于当前那种阅读和钻研之风日渐式微,而铜臭和浮躁之气甚嚣尘上的不良风气,更有突出的净化作用和鲜明的现实意义鼓励学校、科研单位的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将为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图书馆提供便利,这对于进一步繁荣图书馆事业、活跃全社会的文化活动很有价值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巨大的图书资料库,应该承担一部分社会对图书资源需求的功能,向社会提供一部分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浪费【素材锐评1】大学图书馆应免费对外开放书

4、的获取途径有很多,可以去书店买,可以到书摊淘,可以找朋友借,现在还可以更方便地从网上购。但是,这样得到的书籍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是很有限的,总不可能看中一本买一本,一口气把想看的书全部都买来。即便现在可以上网选购下载电子书,组建自己的“口袋图书馆”,可是且不说购买电子书同样花钱不菲,关键是大量的书刊、资料、典籍不到电子版,况且生硬的电子屏和温软的纸张感觉还是很不相同的,总是少了些许书香,再说也不便批注标记。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的兴起和阅读趋于即时化、浅表化、碎片化、娱乐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没有什么特色的普通公共图书馆渐渐门庭冷落、少人问津,处境日显尴尬。但是毋庸置疑,

5、图书馆的那种特在的氛围和环境,以及它在涵养人心、培养读书习惯、助力精神文明创建、提升社会文化品位,以及专业学术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依然是无可替代的。共享最有力量,资源更是做成共享才能实现最大化利用。公共图书馆本来就是图书、知识等无形资源社会共享的一种形式,它的特质原本就是共享,将封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内的单位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对图书知识共享的延续、拓展和深化。这样做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共享利用,是对许多拥有藏书优势和特色的内部图书馆的作用价值的再放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能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研究秩序的前提下,将它们丰富的图书资源对外开放,不仅不足为奇,而且值得点赞和鼓励。试想,书还是那些书,读到

6、的人越多,作用自然越大。特别是对于当前那种阅读和钻研之风日渐式微,而铜臭和浮躁之气甚嚣尘上的不良风气,更有突出的净化作用和鲜明的现实意义。针对社会大众的图书馆是政府投入,但公共大学图书馆也是政府投入,只不过前者属于文化部门主管,而后者则是教育部门主管,既然都是政府投入,就都具有公益属性,学校图书馆也有必要向社会提供一部分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将闲置的图书馆资源利用起来。反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无非是出于校园安全或怕影响师生借阅需求等原因,要看到,现在很多高校校园都做到了对外开放,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也便不成问题,只要高校图书馆加强管理,就不会出现影响校园安全、影响师生权益的情况。比如各高校图书

7、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在上课时间,就更多向社会开放,在节假日,师生更多呆在图书馆的时候,就尽量减少向社会开放,以达到“错峰开放”、资源合理共享的目的。【素材锐评2】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循序渐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允许校外人士入馆查阅和借阅。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如今,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26所首都高校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谓在探索全民信息资源共享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读者不需要任何证件

8、就可以入馆。从图书馆管理角度看,设置基本的入馆门槛,比如身份证,显然是合情合理的。这方面,就连本身就是面向全民开放的国家图书馆,也需要身份证或读者卡这样的入馆凭证。而即便高校师生进入本校图书馆,也需要有校园卡。没有这样基本的门槛,图书馆书报杂志的管理就会陷入混乱,丢失或损坏的情况恐怕难以避免。而另一些入馆门槛,比如持有单位、街道或社区开具的介绍信,则显得没有必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校外人员的入馆,势必会挤占有限的图书资源和座位资源,与学校师生的权益发生冲突。在高校图书馆资料和座位比较有限的当下,这种冲突尤为明显。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便能

9、够同时满足校内外读者的需要。如果暂时无法两方面都满足,那么就应该优先满足校内师生的需要,毕竟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宗旨是为本校师生的教学、学习、科研和工作,提供信息资料和学术资源支持。对此,有人会搬出国外,特别是社会服务已达到较高水平的英美高校图书馆的例子,来说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无门槛、无收费、无条件地对公众开放,全民共享。但我们须知,国外高校图书馆的这种对公众开放,多数是建立在国立、州立、市立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发达的基础上的。而且,国外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展社会化服务,与其一系列条件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实际只是作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补充而存在的。所以,理性而言,完全照搬英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做法,与国情并不相符。高校图书馆的开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等有效保障。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