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82336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实用工艺学题问题详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名词解释1. 清洁技术:制药工业中的清洁技术就是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设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其主要研究容有:1原料的绿色化2催化剂或溶剂的绿色化3化学反响绿色化4研究新合成方法和新工艺路线2.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响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3. 半合成制药: 是指由具有一定根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4. 药物的工艺路

2、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5.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展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6. 类型反响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响与合成方法进展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物的通用合成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响单元等等。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基的化合物,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进展设计。7Sandmeyer反响: 重氮盐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处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8 “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

3、生产。假如一个反响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响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响合并,在一个反响釜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9. 质子性溶剂:质子性溶剂含有易取代的氢原子,既可与含负离子的反响物发生氢键结合产生溶剂化作用,也可与负离子的孤电子对配位,或与中性分子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氢键,或由于偶极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质子性溶剂有水、醇类、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氢氟酸-氟化锑(HF-SbF3)、氟磺酸-三氟化锑(FSO3HSbF3)、三氟醋酸(CF3COOH)以与氨或胺类化合物等。10.

4、非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不含易取代的氢原子,主要靠偶极矩或德华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非质子溶剂又分为非质子极性溶剂和非质子非极性溶剂或惰性溶剂。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有醚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卤素化合物(氯甲烷、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等)、含氮烃类 (硝基甲烷、硝基苯、吡啶、乙腈、喹啉)、亚砜类(二甲基亚砜)、酰胺类(甲酰胺、二甲酰胺、N-甲基吡咯酮、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磷酰胺等)。芳烃类(氯苯、苯、甲苯、二甲苯等)和脂肪烃类(正已烷、庚烷、环己烷和各种沸程的石油醚)一般又称为惰性溶剂。11.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展

5、反响。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响。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与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12. 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展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 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响条件,13. 放大效应:在未充分认识放大规律之前,由于过程规模变大造成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称为“放大现象。一般来说,放大效应多指放大后反响状况恶化、转化率下降、选择性下降、造成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劣化的现象。14.

6、 原子经济性反响: “原子经济反响是绿色化学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容是在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使原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15. 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根底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这类工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响,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响、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开展的。16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单位为mg/L。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度与程度和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常在20的条件下,将

7、废水培养5日,然后测定单位体积废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量,即5日生化需氧量,常用BOD5表示。BOD反映了废水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总量,其值越大,表示水中有机物越多,水体被污染的程度越高。17. 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 (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2Cr2O7或KMnO4)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标记CODCr或CODMn,我国的废水检验标准规定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一般为CODCr。二、填空1. 在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时,首先应从入手,然后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2 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应该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使用。3 工业生产上愿意采

8、用反响,可稳定生产,减轻操作个人劳动强度。4抗炎药布洛芬的结构式是_, 5. 选择工艺路线,首先应考虑每一合成路线所用的各种原辅材料的来源、规格和供给情况,其根本要_。6. 反响后处理多为过程, 7 在进展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时,首先可以_,其次可以进展_试验,其经验通如此是_。 8平行反响又称竞争性反响中,我们一般将在生产上需要的反响称为_,其余称为_。9. 当药物存在多晶型时,用不同的_进展重结晶,得到产品的晶型不同。10. 最适宜温度确实定应从_入手,综合分析正、副反响的规律、反响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以与经济核算等进展通盘考虑。11.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分为 、 、等三大类。12中试放大的目的

9、是_、_和_实验室工艺又称小试验所研究确定的反响条件与反响后处理的方法。13. 中试放大阶段制备中间体与成品的批次一般不少于_批,以便积累数据,完善中试生产资料。14. 中试放大规模一般是小试规模的_倍, 15. 根据药品剂量和疗程的长短,中试药品数量一般为_kg。16. 制药等精细化工行业一般依靠_放大来完成。17. _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减少物料团之间温度差、浓度差,从而有利于化学反响。_如此不利于化学反响。18. 消除环境污染的根本措施是_。三、单项选择1 最理想的工艺路线是 A. 直线型 B. 交叉型 C. 会聚型 D. 对称型2 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响放在 A.

10、前头 B. 中间 C. 后边 D. 都可3 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高的反响步骤放在 A. 前头 B. 中间 C. 后边 D. 都可4 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通常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何处使用。 A. 前头 B. 中间 C. 后边 D. 最后 5在工业生产上可稳定生产,减轻操作劳动强度的反响类型是 A. 平顶型 B. 尖顶型 C. 直线型 D. 会聚型6 工艺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属于的过程是 A. 化学 B. 物理 C. 物理化学 D. 生物7. 可以使用类型反响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A 黄连素 B. 克霉唑 C. 鹰瓜豆碱 D. 己烷雌酚8. 可以使用分子对称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11、 A鹰瓜豆碱 B. 克霉唑 C. 氨甲环酸 D. 布洛芬9. 可逆反响属于 A. 复杂反响 B. 平行反响 C. 基元反响 D. 简单反响10. 平行反响属于 A. 连续反响 B. 复杂反响 C. 基元反响 D. 简单反响11. 在溶剂的作用描述中,不正确的答案是 A. 使反响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B. 溶剂必须是易挥发的 C. 溶剂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与反响物或生成物反响 D. 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响的反响速度、反响方向、反响深度、产品构型等12. 在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原如此中,不正确的答案是 A. 溶解度必须很大 B. 溶剂必须是惰性的C. 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 D. 溶剂必须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别离13. 在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原如此中,不正确的答案是 A. 溶剂必须是活泼的 B. 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 C. 杂质的溶解度或是很大或是很小 D. 溶剂必须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别离 14. 在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原如此中,正确的答案是 A. 杂质的溶解度必须很大B. 杂质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C. 被重结晶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必须相当平稳 D. 被重结晶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必须相当陡 15. 属于质子性溶剂的是 A. 乙酸 B. 乙醚 C. DMF D. 二氧六环16. 属于非质子性溶剂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