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手收获精彩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81573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放手收获精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会放手收获精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放手收获精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放手收获精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放手 收获精彩河南省南乐县福堪镇初级中学 李国法 我曾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名十岁的少年要去参加一次野营,临出门的那一天晚上,少年的母亲悄悄地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自己的儿子忘记了带手电筒,更为糟糕的是,要去野营的地方气温明显地要比当地低,而儿子并未因此而多带衣服。可是,这位母亲并没有提醒儿子,更没有亲自为儿子整理衣物!一周后儿子野营归来。当母亲问儿子这次野营的感受时,儿子首先说的就是母亲在他去野营前早就发现的问题。儿子总结道:以后外出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另外,要列一个详细的物品清单,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明明想到要带手电筒但临行前却忘带的情况说实话,这个故事让我冥思苦想了很长一段时间

2、: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中美母亲的差异和中美教育理念的反差!中国的母亲会认为故事中的美国母亲是那样的狠心,不负责任;作为教师的我却认为故事中的美国母亲是那样的智慧,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的确,她是一位暂时对孩子狠心、不负责任的母亲,但她却是一位对孩子一生负责人的母亲!我顿悟了:“水至清则无鱼”,我们的课堂亦是如此:只有我们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太“清”学生没有质疑问难,没有认知冲突,有的只是中规中矩,唯唯诺诺,成为了“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思考的乐趣和动力。如何改变现状?只有我们教师学会放手,把以往教学中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只有我们教师学会退后,把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

3、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才能构建教师主导的生本课堂。教育理念只有植根于课堂实践的这片热土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知道唯有教学实践才能检验生本理念是否内化、生本课堂是否构建。于是,我以三尺讲台为舞台,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优化完善着生本课堂。测量物质的密度是一节实验探究课,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担心学生出错,怕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因实验方案顺序的安排不当而出现错误,同时也为节省所谓的宝贵的课堂时间,我总是不敢放手,总是想在学生实验探究前讲解实验顺序。课堂上,我先用自制课件中幻灯片展示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1、调节好天平;2、用

4、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3、把烧杯中的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并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m1-m2)/v。方案二:1、调节好天平;2、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3、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4、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m2-m1)/v。然后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讲授方案二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于是只让学生按方案一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时间是节省了,但结合近几年的中考情况,我发现方案二的

5、考察明显增加,学生的答题情况很是糟糕!原因何在?很简单,罪魁祸首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剥夺了学生动手探究的机会;是我们的“善良”,因害怕学生出错,便把所谓的“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是啊,我们教师应该学习这位智慧的美国母亲,不能在包办一切了!我们教师应该学会放手,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

6、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从而构建教师主导的生本课堂。于是,今年的教研组研讨课我做了一个尝试:还是这一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课,这次我准备学一下那位“狠心”的母亲,我决定放手。首先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明的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明为消除妈妈的担忧,从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0.93克每立方厘米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0.95克每立方厘米之间。然后告诉学生:今天大家是质检员,请开动脑筋,完成鉴别油的品质的任务!我的问题一抛出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学生对地沟油比对盐水要感兴趣得多。同学们忙着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我走下讲台参与学

7、生的活动,果不出我所料:不少的组设计出了方案二,此时我并没有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接下来,同学们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记录测量数据。在“交流与评估”环节,学生小组互动讨论时,学生发现了实验顺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李昱彤同学还根据生活中用油瓶倒油总是倒不尽的经验,悟出方案二由于测量时油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测量的油的密度大于其真实值。此时,我看到按照方案二进行实验探究的同学在点头,在自言自语:哦,都是实验顺序惹的祸!然后班内响起了掌声,精彩!这时,李聃田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小组采用了比值法求出了油的密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满杯水的总质量,记为m2;计算出满杯水的质量为m2-m1;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并用干布将烧杯擦干,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满杯油的总质量,记为m3;计算出满杯油的质量为m3-m1;4、油的密度的表达式为(m3-m1)/(m2-m1)”。我惊讶于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我惊讶于精彩的课堂非预设性生成!是啊!只有我们教师学会放手,才能收获精彩!我们教师应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打造“生本”课堂,体验“生本”课堂的乐趣与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