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8080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风吹草动D钻木取火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油锅着火最好用水浇灭C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D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H表示2个氢分子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5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相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氢原

2、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物质甲乙丙丁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甲的氧化性B上表中涉及两种含氧化合物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36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6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D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7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

3、体依次通过:炽热的焦炭;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和CO2,可能含有O2B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Cb点气体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8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B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C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

4、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二、非选择题9(4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图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它的化学式为 。(2)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0(4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KNO313.320.931.645.863.985.5请回答下列问题:(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

5、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50时,将8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C.20时,向40.0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D.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11(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

6、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及分析取适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无气泡冒出,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A(1)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向蓝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试剂甲,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B。再向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C(2)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加入试剂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3)为进一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可采用的方法是 。12(6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成分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一】测量样品

7、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钠的质量如图1所示,取3.00g样品置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形成图像。将锥形瓶中最终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全部固体,其质量为3.48g。(1)a点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ab段溶液pH降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3)蒸发时除使用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探究二】测量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如图2所示,另取3.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0m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0g/L;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

8、)。(4)结合探究一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5)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标号)。A.探究一中加入的稀盐酸量不足B.探究一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C.探究二中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D.探究二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13(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剩余固体,实验过程表示如图。(1)上述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2)计算所用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总质量。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成语涉及

9、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风吹草动D钻木取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滴水成冰,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风吹草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

10、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B、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故A操作正确;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B操作错误;C、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C操作错误;D、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

11、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油锅着火最好用水浇灭C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D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B、根据灭火剂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C、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选项正确;B、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选项错误;C、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选项正确;D、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不规则

12、运动,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范围广,但难度不大,依据所学知识便能解答。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H表示2个氢分子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H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铵

13、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表示为NH4+,故选项错误;C.由氧化物的化学式读法和写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正确;D.Al3+的质子数为13,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所以Al3+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5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

14、成丙和丁,相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物质甲乙丙丁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甲的氧化性B上表中涉及两种含氧化合物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36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分析】A、氧气具有氧化性;B、上表中涉及1种含氧化合物,即水;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该反应体现了甲(氧气)的氧化性,该选项说法正确;B、上表中涉及1种含氧化合物,即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O2+4HCl2Cl2+2H2O, 146 36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都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