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805997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工法一、前言由中铁一局城市轨道分公司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金鸡湖底隧道是整 个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关键工程,也是目前国内城市地铁建设中盾构机穿越的 最长距离湖底隧道。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湖底至隧道顶部的最小覆土厚度仅为 6米,最大覆土厚度为11米,施工的技术风险较大。本工程的顺利完成标志着 我国盾构掘进技术已攻克江河湖底超浅埋、高渗水、高风险隧道施工新阶段,将 为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盾构下穿长距离水域施工积累新经验。二、工法特点1、湖底隧道掘进防水是关键,而防水措施当中以盾构机自身防水最为重要。 小松盾构机防水主要有三道,一是主轴承密封,而是铰接密封,三是盾尾刷及盾 尾油

2、脂。长距离湖底掘进一旦主轴承密封失效,对于整个工程将是毁灭性的后果。 因此,本工程盾构机在湖底隧道掘进前,为确保长距离湖底掘进安全,对主轴承 密封进行了更换,对盾构机铰接密封、盾尾刷等也进行了更换,确保盾构机密封 性。2、浆液配比。不同施工地质段,采用不同配比浆液进行同步注浆,保证注 浆饱满,成型隧道无渗、漏水,管片上浮量小。3、盾尾漏浆。在盾构掘进尤其是砂层中掘进时,盾尾难免会漏浆,本工法 采用:一般情况下在管片(A1,A2,A3三大块)纵向粘贴70mmX25mm海绵条;严 重时可在管片下部垫100mmX100mm海绵条。4、穿长湖盾构掘进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初始100m试验段掘进,2、从

3、陆 地地层进入湖底地层掘进,3、湖底地层掘进,4、从湖底地层进入陆地地层掘进,5、湖底几种不同空间位置构筑物的穿越掘进。对土压力及同步注浆这两个比较 重要的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汇总同步注浆在五种掘进环境中施工工艺的区别和作 用比较,对实际土压力和理论土压力进行比较,总结湖底施工时土压力参数特点。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华东地区地下水系发达的软土及粉砂层地层,沉降或隆起灵敏度 高,隧道防水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湖水与隧道水力联系密切,掘进中控制不好 可能导致湖水与掘进开挖面连通,引起喷涌、大面积塌方等,给类似水下工程掘 进提供了经验。四、工艺原理及关键技术土压平衡式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盾构机在推进掘

4、削开挖面土体的同 时,使掘削的碴土充满土仓内,并且使土仓内的碴土密度尽可能与隧道开挖面上 的土壤密度接近。由于在推进油缸的推力作用下,使土仓内充满的碴土具有一定 的压力,土仓内的碴土压力与隧道开挖面上的水土压力实现动态平衡,一面维持 开挖面稳定状态,一面将盾构向前推进。关键技术: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浆液配比及防水材料的选择、精密贯通测量 技术。五、施工工艺(见图1)._盾构端头加固_. 始发托架安装 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盾构始发.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盾尾诵过后洞门密封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盾构端头加固_.-I.接收托架安装,盾构出洞接收 盾尾脱出洞门后密封 一图1盾构施工工艺流程图六、施工要点6.1穿长

5、湖盾构掘进过程在掘进中以理论计算数据为依据,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尤其是监测情况对参 数进行验证和必要地调整,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同时保持盾构机稳步高效运转。穿长湖盾构掘进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初始100m试验段掘进,2、从陆地 地层进入湖底地层掘进,3、湖底地层掘进,4、从湖底地层进入陆地地层掘进, 5、湖底几种不同空间位置构筑物的穿越掘进。(1)初始100m试验段掘进设置100m的试验段进行掘进有两个目的:一是该试验段范围内的部分地层 与湖底地层分布比较相似,结合验证理论计算的掘进参数,可以获得更为真实有 效的掘进参数;二是通过试验段的掘进施工,全方位的检验整个盾构机、水平运 输系统、垂直运输系

6、统及地面配套设备的协同作业能力。通过这100m的掘进, 将所有的作业人员进行人机适应,建立起整个盾构施工的管理、作业、物资供应 及后配套设备管理的良性循环。始发时为了更加有效对刀盘前方的地下水进行封堵,通过有选择的对超挖刀 进行开启和关闭结合盾构机主机中盾上的10个聚氨酯注入孔人为地在加固地层 里设置三道不同位置的环箍,进一步保证了始发洞门的安全。待中盾进入加固体后利用中盾上的10个聚氨酯注入孔在侧墙附近注入水溶 性聚氨酯,形成第一道防水密封,聚氨酯的用量为2030kg/孔。第一道环箍位于加固体内离车站侧墙1m处,环箍的长度约500mm,待中盾 上的聚氨酯孔推进到该位置时,同样用聚氨酯进行封堵

7、水,并利用管片上的预留 注浆孔(即管片吊装孔)进行封环注浆,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水玻璃混合浆液, 对封环注浆的施工在后面有详尽的论述。在盾构机刀盘进入加固体约4m后,控制超挖刀伸缩,形成第二道环箍,该 环箍的长度为500mm。对第二道环箍的施工处理与第一道环箍相同。盾构机的主机长度为8.68m,在盾尾完全进入加固体后(即第三道盾尾刷进 入加固体约500mm)制造第三道环箍。第三道环箍的宽度可适当加大,在该段加 固体中设置为800mm。三道环箍的施工参数和材料用量的统计见表9。表1三道环箍的施工参数和材料用量环箍长度(mm)水泥(t)水玻璃(kg)水溶性聚氨酯(kg)注浆压力(MPa)第一道环箍5

8、006.53601000.210.25第二道环箍5006.85001200.220.25第三道环箍8001011002300.200.23对比三道环箍的材料消耗和参数,第一,发现在达到基本相近的参数要求情 况下的材料消耗并不是成线性比例在增长;第二,第三道环箍的注浆施工中的压 力较前两道环箍有所减小。原因分析有二:第一,前两道环箍所处的空间位置上 附近的地层、地下水量近似,故两道环箍的材料消耗及注浆压力相近;第二,第 三道环箍的位置为加固土体和原状土体交接处,地层性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 变,同时该处的赋水量较非加固体内变化大,最为明显的反映就是在三道环箍处, 在注入水溶性聚氨酯前,打开中盾上的

9、球阀后,用钢筋棍对盾构机四周的地层进 行了试探接触,前两道环箍处基本周围较密实,没有出现流水、粉砂堵塞注入孔 的现象,而在第三道环箍处进行试探时,最底部的6号注入孔流出了较为清澈的 水流,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和盾构机顶部的注入孔出现了粉砂堵塞的情况。对区间 地层的把握和分析,做到掘进时对地层的分布及性质了如指掌,能充分地指导人 员在施工中做好工序的准备和实施,在掘进的工程中,多种工序的衔接能有条不 紊的进行是保证工程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2)从陆地地层进入湖底地层掘进267环320环为从驳岸进入湖底位置,刀盘中心深度-13.42m-13.715m, 掘进面由上部11.8m的粉砂层和下部4.5

10、5.5m的粉质粘土组成,上部土压 力理论值为0.1190.121MPa,隧道为15.764%。的下坡,计算设定同步注浆压力 A1、A4 为 0.200.22MPa, A2、A3 注浆压力为 0.250.28MPa,注浆量为 4.0m3, 注浆泵流量为90135L/min。在进入湖底的初始100m水面上采用钢管布设湖底 地形沉降直接观测点,通过湖底沉降监测信息反馈来调整土仓压力、注浆压力和 注浆量,指导盾构掘进。从驳岸进入湖底后的地层分布比较均匀,砂层的厚度为1.52m,位于掌子 面顶部。掘进时的土压力基本与设计值吻合,在0.11MPa左右;1、4号注浆孔 的注浆压力较小,在此掘进过程中的注浆压

11、力控制非常关键,在满足注浆饱满的 同时要防止注浆压力过高,击穿砂层,在盾构机的上部形成涌水通道,严重的情 况下可能击穿湖底地层,在湖面上形成涌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方法 是在达到设计注浆量后即停止注浆。湖底的同步注浆在起到稳固管片的同时,更多的是在起密封防水的作用,为 此,为了加快水泥砂浆在湖底砂层中的初凝速度,我们通过适当的改变同步注浆 配合比,提高水泥和粉煤灰的含量。由于粉砂的搅拌性较好并且含水率较高,同时在掌子面上大部分是粘土,这 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比较优良的自我渣土改良,不需要添加渣土改良剂(如 泡沫、膨润土和水等),能到达良好的胶条状渣土,利于掘进。盾构机上的工作 气压

12、为0.65MPa,在掘进过程中的振动会影响气阀的密闭性,为防止高压气体通 过管路进入刀盘上的泡沫注入孔,进入掌子面的高压气体会循着地层中的缝隙到 达湖面也会造成湖面的涌泉,进而加大对湖底地层的扰动,泡沫孔分布在刀盘的 主辐条上。在关闭桥架段阀门的同时必须关闭人仓内中央回转接头上的分路主阀门,能 从根本上杜绝高压气体的串气。(3) 湖底地层掘进从第320环第948环为湖底掘进地层,粉砂层在掌子面上的分布从线路上 看基本呈W型延伸,砂层厚度为1.53m,并且呈现出W的前半部分的砂层增加 和减少的趋势比较急剧,后半部分的比较缓和,同时在两个V形分布中都呈线性 分布,对这段区间的掘进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

13、参数调整;隧道为3.503%的下坡。该段的掘进与上一段掘进区别比较明显,第一,在同等掘进参数下,渣土含 水量明显增大。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含水量随着砂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二是前一段进湖掘进的扰动导致地下水的流向发生了改变,隧道后面的地下水与掘进掌 子面形成了渗水通道。渣土里含水量的增大更加有效地改善了渣土的出土性能, 促进了掘进速度的提高,能保证在4555mm/min的速度下实现快速掘进;第二, 该段地层的A2、A3孔的注浆压力有所增大,达到了 0.250.32mpa,同时注浆 量在砂层较厚的W形底部位置有所增加,流量达到了 140170L/min。(4)从湖底进入陆地地层掘进从第1772环第1

14、933环为上岸掘进地层,粉砂层厚度在断面上从1.2 6.2m呈线性增加。图2注浆孔布置图该地层的掘进参数较前两种地层变化较大,采用封环注浆的工艺来保证掌子 面的稳定性以实现安全掘进。首先要对出土进行渣土改良,通过添加泡沫来提高 砂土的和易性,保证出土连续稳定; 盾构机主机的泡沫注入位置分布在刀 盘(5个泡沫孔)和土仓壁(1个), 泡沫在提高渣土和易性的同时,能实 现对掌子面和土仓壁的润滑,减少砂 土对刀盘和土仓壁的磨损,降低主轴 承密封温度;其次,顶部土仓压力提 高到0.170.18mpa,适当的高土压能 够防止掌子面上方的砂土流失,防止 掌子面失稳,A1、A2、A3、A4孔的注 浆压力都有所

15、减少,达到0.20.23mpa,注浆量提高到4.55 m3 ;在全断面 砂层掘进中,掌子面的稳定至关重要,由于粉砂的渗透系数大,同时地层富水量 高,为了杜绝隧道后面的水涌到掌子面附近,在1825环至1933环的掘进中采用 了封环注浆的工艺对隧道后方的来水进行了封堵,效果明显,直接表现在掘进时 的出土含水量稳定,掘进和拼环时的土压保持性好。封环注浆的工艺采用水泥浆 -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施工,通过管片上的预留注浆孔进行施工,注浆孔分布如图 2所示。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 1,为提高浆液强度可提高到1: 1.5,选取P42.5R 硅酸盐水泥及40Be、模数2.42.6的水玻璃作为注浆材料,水泥浆和水玻璃 比为1: 1。设定注浆压力为0.20.4mpa。注浆顺序为1一234或者1 一235,保留6号孔不注。在进行1号孔注浆的同时,开启2号阀门,关闭3、4、5、6阀门,每个孔都是先注单液浆进行压力及浆液扩散,再用双液浆填充加固 效果。在满足2号孔流出浆液和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其中之一条件时即可停 止注浆,关闭1、2号注浆孔阀门后进行下一孔注浆。保留6号注浆孔的目的有 二,一是待注完所有的孔后打开6号孔,检查是否流水或流浆,确认注浆效果; 二是防止其余5孔在注完双液浆后已经堵塞无法掏通的情况下依然有水流出,再 启用6号孔进行补注。封环注浆每隔10环进行一次,必要时可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