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8036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引言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项目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2、背景说明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2)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4、参考资料列出用得着地参考资料,如: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3)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 标题、文件编号、发飙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二、任务概

2、述1、目标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它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的 开发的背景资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它有关有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 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子涵,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 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2、用户的特点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 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用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3、假定和约束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

3、期限等。三、需求规定1、对功能的规定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描述对 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过怎么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 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2、对性能的规定精度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2)时间特性要求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相应时间。 更新处理时间。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解题时间。等的要求。灵活性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运行环境的变化。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

4、变化。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的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表明。3、输入输出要求解释各输入输入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 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 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 其分量的存储要求做出估算。5、故障处理要求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6、其它专门要求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啊哟球,对使用方便的

5、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 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运行环境规定1、设备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2)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3)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2、支持软件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3、接口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结构、数据通信协议等。4、控制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五、数据要求1、数据的逻辑描述对数据

6、进行逻辑描述时可把数据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所谓静态数据,指再运行过 程中主要作为参考的数据,它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一般不随运行而改变。所谓 动态数据。包括所有在运行中要发生变化的数据以及在运行中要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描 述时应把各数据元素逻辑地分成若干组,列如函数、源数据或对于其应用更为恰当的逻辑分 组。给出每一数据元的名称(包括缩写和代码)、定义(或物理意义)度量单位、值域、格 式和类型等有关信息。(1) 静态数据:列出所有作为控制或参考用的数据元素。(2) 动态输入数据:列出动态输入数据元素(包括在常规运行中或联机操作中要改变的 数据)。(3) 动态输出数据:列出动态输出数

7、据元素(包括在常规运行中或联机操作中要改变的 数据)。(4) 内部生成数据:列出向用户或开发单位中的维护调试人员提供的内部生成数据。(5) 数据约定:说明对数据要求的制约。逐条列出对进一步扩充或使用方面的考虑而提 出的对数据要求的限制(容量、文卷、记录和数据元的个数的最大值)。对于在设 计和开发中去顶的临界性的限制更要明确指出。2、数据的采集(1)要求和范围按数据元的逻辑分组来说明数据采集的要求和范围,指明数据的采集方法,说明数据采 集工作的承担者是用户还是开发者。具体的内容包括: 输入数据的来源:例如是单个操作员、数据输入站,专业的数据输入公司或它们的 一个分组。 数据输入(指把数据输入处理

8、系统内部)所用的媒体和硬件设备。如果只有指定输 入点的输入才是合法的,则必须对此加以说明。 接受者:说明输出数据的接受者。 输出数据的形式和设备列出输出数据的形式和硬设备。无论接受者将接受到的数据 是打印输出,还是CRT上的一组字符、一帧图形,或一声警铃,或向开关线圈提供 的一个电脉冲,或常用介质如磁盘、磁带、穿孔卡片等,应具体说明。 数据值的范围:给出每个数据的合法值的范围。 量纲:给出数字的度量单位、增量的步长、零点的定标等。在数据是非数字量的情 况下,要给出每一种合法值的形式和含意。 更新和处理的频度:给出预定的对输入数据的更新和处理的频度。如果数据的输入 是随机的,应给出更新处理的平度和平均值,或变化情况的某种其他度量。(2) 输入的承担者说明预定的对数据输入工作的承担者。如果输入数据同某一接口软件有关,还应说明该 接口软件的来源。(3) 预处理对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提出专门的规定,包括适合应用的数据格式、预定的数据通 信媒体和对输入的时间要求等。对于需经模拟转换或数字转换处理的数据量,要给出转换方 法和转换因子等有关信息,以便软件系统使用这些数据。(4) 影响说明这些数据要求对于设备、软件、用户、开发单位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要求用户 单位增设某个机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