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练习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80218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练习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练习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练习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练习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三( )1、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 D都存在丁达尔效应( )2、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 胶粒直径小于1nm B. 胶粒作布朗运动 C. 胶粒带正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 )3、不能用胶体有关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豆腐 B钢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A观察外观B丁达尔效应C布朗运动D加热( )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 mB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液体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形成的( )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7、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成的AgI胶体,当它与Fe(OH)3胶体相混合

3、时,便析出AgI和 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该AgI胶粒带正电荷 B该AgI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C该AgI胶粒带负电荷 DFe(OH)3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8、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C将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D将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9、今有标签模糊不清的两瓶试剂,只知道分别是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两种方法鉴别。 (1) 。 (2) 。 10、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色,得到的是_ _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4、用此分散系进行如下实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_,原因是_。(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3)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是_,原因是_。(4)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叫_区分此分散系与NaCl溶液的具体操作是_ _ _。附加题:( )1、已知土壤胶体的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 )2、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m molL)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聚沉能力越大。实验证明,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聚沉能力越大。则向Fe(OH)3 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为 A.NaCl B.FeCl3 C.K2SO4 D.Na3PO43、已知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多余Fe3生成的。现将氢氧化铁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09107m,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_或_,即可制得Fe(OH)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