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100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79673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普查100问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济普查100问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济普查100问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济普查100问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济普查100问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普查100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普查100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普查0问 、什么是普查?普查是指一种国家或一种地区为全面掌握某项重大的国情国力,专门组织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是为了研究某些状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记录调查,重要是收集某些不可以或不合合用定期报表制度收集的信息资料。普查要对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如经济普查要对全国所有属于第二、三产业范畴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 2、什么是周期性普查?周期性普查是指以5年或为周期进行一次或两次的普查。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记录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发有关调节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告知规定,国内周期性普查每进行3项次,即:人口普查逢0的年份实行;农业普

2、查逢6的年份实行,经济普查每进行两次,分别逢3、的年份实行。 、普查有什么特性?普查具有如下个明显特性:(1)普查组织高度集中。中央普查机构通过授权具有绝对权威。普查工作由中央普查机构设计和部署,地方各级普查机构必须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贯彻执行。(2)普查工作严格统一。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调查内容,统一的原则时间,统一的调查措施,统一的工作环节和统一的工作进度进行调查。(3)普核对象资料全面。普查是对调查总体中所有单位进行调查,普查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完整、全面、系统反映国情国力的基本资料。(4)普查方案设计专业。普查方案设计由国家记录局普查设计规划专业人员进行设计

3、并进行严格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定义。(5)现场调查限时登记。全国普查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毕登记和上报,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普查登记时间。4、普查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普查在增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普查资料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基本资料。普查数据是党和政府分析和判断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指引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科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根据,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信息渠道,是职能部门有效跟踪产业发展动态,调节和优化产业构造,增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信息基本。普查可觉得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提供信息征询

4、。普查可觉得公司提供行业发展的大量决策信息,为社会公众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信息服务。普查可觉得建立与国际通用原则相衔接的记录指标、调查措施、记录原则奠定基本,是国际对比分析的重要根据。普查可以夯实记录改革和发展基本。普查可以有效弥补平常记录资料缺口,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质量,为各类记录调查提供抽样框架,完善记录调查体系。 5、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多少次普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展了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等6项普查工作。人口普查次:人口普查是对全国人口逐户逐人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登记,查清全国人口的总量、构造和分布状况以及全国

5、人口的社会、经济、文化特性。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3年,全国总人口为6193.万人。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全国总人口为7230万人。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82年,全国总人口为103188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年,全国总人口为116007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293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53.7万人。工业普查次:工业普查是对全国所有工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登记,查清全国工业资产底数、工业产品产量、生产能力分布和能力运用状况,资源配备、市场容量和供需平衡状况,重要生产设备拥有量、工艺装备的技术状况,规范工业公司管理的基本工作。第一次

6、全国工业普查15年。调查表式是由苏联专家协助设计,按公司规模大小,分别填报甲类或乙类表式。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85年,全国工业公司和工业生产单位为18.6万个,从业人员605.4万人,资产总额960591,工业增长值658.2亿元,工业总产值18018.7亿元。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5年,全国工业公司和工业生产单位为734.2万个,从业人员47355万人,资产总额为8837.4亿元,工业增长值为237亿元,工业总产值为91837亿元。农业普查2次:农业普查是对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等状况的调查登记。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197年,全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数21455.74万户

7、,农村从业人员为085.8万人,耕地13092万公顷(19亿亩)。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万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181万人。第三产业普查1次:第三产业普查是对全国所有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登记,查清全国第三产业的单位数量、构成、分布状况,为制定产业构造调节政策,增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根据。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1993年,全国第三产业单位共83.8万个,其中企、事业和行政单位95.2万个,从事第三产业的城乡个体户688.6万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共183.万

8、人。1992年和191年全国第三产业增长值分别为9140亿元和22亿元。基本单位普查2次:基本单位是对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的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普查。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6年。全国共有法人单位440.万个,其中,公司法人单位262.8万个,行政法人(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单位2万个,社会团队法人单位4.4万个,其她非营利性机构万个,社区管理型机构(居委会和村委会)4万个。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全国共有法人单位510.7万个,其中,公司法人3.6万个;机关、事业法人1.6万个;社会团队法人1.6万个;居(村)委会79.万个;其她法人15.万个。经济普查次:经济普查以国

9、家机关、社会团队、公司事业单位、其她组织和个体经营户为对象,重要普查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变化状况。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516.9万个。其中,公司法人单位325.0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90.0万个,社会团队法人单位05万个,其她法人单位1.4万个。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 709.9万个,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873.万户,公司法人单位95.9万个,其中:国有公司14.万个,私营公司5.6万个,港、澳、台商投资公司8.4万个,外商投资公司1.2万个。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在组织实行。 6、什么是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是指国民经济第二、第三

10、产业经济总量、构造、分布和效益的普查。经济普查来源于工业普查,国家记录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有关调节周期性普查项目的告知,将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增长建筑业普查,统称为经济普查,经济普查以公司事业组织、机关团队和个体经营户为对象。,国务院决定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此后每开展两次经济普查,分别逢、8的年份进行。 7、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什么?经济普查的目的是全面调查理解国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理解国内产业组织、产业构造、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公司的发展状况,摸清国内各类单位的基本状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

11、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本信息数据库和记录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记录基本,健全记录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构造战略性调节,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精确的记录信息支持。 8、为什么要开展经济普查?开展经济普查是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刚性规定,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部署,做好经济普查有如下重要作用:服务于各级党政部门宏观决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必须掌握和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国情国力、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政策执行过程中浮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等,需要通过普查获得在常规记录调查中难以获得的有关资料和信息,全面、精

12、确地提供应各级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为宏观决策服务。服务于公司生产经营。公司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位和生存,需要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构造和布局等信息,理解本行业及有关行业信息等,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服务于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信息,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注限度。服务于记录基本工作。充足运用普查资料,为搞好定期调查和开展抽样调查奠定基本。 9、开展经济普查的根据是什么?开展经济普查的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录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有关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录法规定:记录调查应以周期性普查为基本,以常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

13、要的记录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为补充,整顿基本记录资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行。原则时点为普查年份的2月3日。国务院有关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告知规定:国务院决定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二、普查条例(8问) 1、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是什么?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是由国务院颁布和各级人民政府严格组织实行的政策法规性文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号,颁布实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行全国经济普查,保障经济普查数据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对经济普查的对象、范畴和措施,经济普查表式、重要内容和原则,经济

14、普查组织实行,经济普查数据解决和质量控制,经济普查数据发布、资料管理和开发应用,经济普查表扬和惩罚进行了具体规定。 1、经济普查的组织实行原则是什么?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行。 全国统一领导,是指从整体上把握工作全局。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环节、任何方面,都必须依法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步调一致,协调动作,绝对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事。部门分工协作,是指经济普查波及的政策、经费等综合保障,新闻媒体等宣传动员,工商、税务、质检等行政登记部门充足发挥职能优势,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经济普查工作。地方分级负责,是指由

15、居(村)委会、乡镇(街道)、县(市、区)、地(市、州)、省和中央等各级普查机构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贯彻。各方共同参与,是指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普查人员、普核对象、社会公众都要理解普查、注重普查、支持普查、配合普查。 12、经济普查涵盖哪些行业?经济普查涵盖的行业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送、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她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3、经济普查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按照对象的不同类型,设立法人单位调查表、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